郭會敏
摘要:課程改革就是為了達到發展的目的,作為新時期的政治教師,應該了解新的課程標準的特點,做到與時俱進,把握時代的脈搏,順應時代的要求,端正的態度,轉變思維,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承擔起教學育人的重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改革落到實處,才能真正為我國的教育大業增添輝煌的一筆。
關鍵詞:課程改革;端正態度;改進教學方法
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課程改革就是為了達到發展的目的,作為新時期的政治教師怎樣應對課程改革的浪潮,才能在課改中位于不敗之地呢?
要想明白這些問題,我們就應該先來了解一下新的課程標準的特點,新的課程標準與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比較,其體例結構,表述與呈現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進,新課程,標準,繼承和發展了舊課標的許多優點,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創新,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
青少年時期正是思想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必須緊緊圍繞他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品德問題進行教育,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明顯不夠,對初中學生現實生活的指導也較為薄弱,為了改變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薄弱的狀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
二、高度重視實用性。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真正任務,應該是使學生獲得幸福的生活,要實現這一任務,必須切入中學生的生活實踐,因為學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丟在校門之外,學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取得效果的一條紅線,只有從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實際出發,切實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引導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交往。思想品德教學才會因此變得有用和有效果。
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過程遵循著由外到內,由內到外的循環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心理要素之間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每個過程都充滿著矛盾,相互交織。只有把這些外在的東西化為內在的,才可能真正轉變為,學生的心理品質,才能真正擁有良好的,健全人格。因此新課程標準加大了心理健康的力度,試圖通過整合心理健康學習的內容,使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良好的品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
四、增強了人文性。
在以往的政治課教學中,人們過于強調了政治課的政治性,忽視了政治課的人文性,政治課,給人的感覺就是抄一抄,畫一畫,背一背,非常嚴肅和枯燥,是學生的睡覺課。缺少人情味,遠離了初中學生的生活,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新課程標準,以更加開闊的眼光和寬闊的胸懷,對初中學生思想品德課程進行了新的定位,在繼承和發揚舊課程標準上強調了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思想性,又增強了人文性,強調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培養學生,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尊重學生的學習發展規律,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堅強的意志和人生品格,養成良好的道德。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感受體驗對國家和社會思想品德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課,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使之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課程。
總之,我們在課堂上,要能夠從思想上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能積極把握時代脈搏,在課堂教學中做到融會貫通,因材施教,恰到好處,就可以使思想品德課,取得良好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