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谷生 郎妙郎 王紅梅
摘要:腎上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腺,其功能涉及機體的水鹽代謝、糖代謝、生長發育與生殖、心血管活動的調節等。研究腎上腺對于水腫、休克、脫水、糖代謝異常及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和預防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腎上腺;解剖生理;常見疾病;探討
腎上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腺。它涉及機體的水鹽代謝、糖代謝、生長發育與生殖、心血管活動的調節等生命活動的諸多規律,探討其解剖生理學的基礎知識對于深入研究腎上腺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斷、治療、護理和預防,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一、解剖學基礎
1.位置毗鄰:腎上腺位于腎的內上方,為腹膜的外位器官。左腎上腺前面借網膜囊與胃后壁相隔,下部與胰尾和脾血管相鄰,內側緣接腹主動脈,后面為膈;右腎上腺前面為肝,外上部與肝裸區相鄰,內側緣鄰近下腔靜脈,后面為膈。
2.大體形態:腎上腺左側呈半月形,右側呈三角形。
3.血管神經:營養腎上腺的動脈是腎上腺上動脈、腎上腺中動脈和腎上腺下動脈,分別來自膈下動脈、腹主動脈和腎動脈;神經支配為交感神經和內臟感覺神經。
4.淋巴回流:腎上腺為腹腔內的成對臟器,其淋巴由左右腰干收集至乳糜池,最后經胸導管回流注入左靜脈角。
二、組織學基礎
腎上腺由淺入深包括被膜、腎上腺皮質和腎上腺髓質三部分:
1.腎上腺被膜 是包被膜被于腎上腺表面的一層結締組織膜,具有固定和保護腎上腺的作用。
2.腎上腺皮質由球狀帶、束狀帶和網狀帶構成,即球狀帶位于腎上腺皮質的最淺層,約占皮質的15%。細胞體積較小、呈矮柱狀、排列呈球團狀,細胞核小、染色深,細胞質較少、嗜酸性、內含少量脂滴;束狀帶位于球狀帶的深面,約占皮質的78-80%。細胞體積較大、呈多邊形、排列呈長帶狀,細胞核較大、染色淺,細胞質內含有大量脂滴;網狀帶位于束狀帶的深面,約占皮質的5-7%。細胞體積小、呈多邊形、排列呈網狀,細胞核小、染色深,細胞質內含有脂褐素和少量脂滴。
3.腎上腺髓質 位于腎上腺的中央,主要由嗜鉻細胞構成。細胞體積較大、呈多邊形、排列呈團狀或索狀,細胞核較小、染色淺,細胞質內含有嗜鉻顆粒。
二、生理學基礎
腎上腺可分泌鹽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和性激素三種類固醇激素。
1.鹽皮質激素(MC)由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類固醇激素,如醛固酮和11-脫氧皮質酮。其生理功能是促進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增加,具有保Na+排K+保水的作用。故臨床上使用鹽皮質激素時要注意補鉀,以免造成低鉀血癥。
2.糖皮質激素(GC)由腎上腺皮質束狀帶分泌的類固醇激素,如皮質酮(氫化可的松)、皮質醇和皮質素(可的松)。其生理功能是能:
2.1 促進肝外蛋白質的分解,出現肌肉消廋,生長發育緩慢。
2.2 促進肝內蛋白質的合成并增強糖異生酶的活性,使血糖升高。具有抗胰島素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2.3 促進四肢脂肪的分解和面頸、軀干脂肪的合成,出現向中性肥胖,患者表現為頭面部和軀干脂肪堆積,四肢相對較少。
2.4 增強機體對有害刺激的耐受力。炎癥、缺氧、休克、寒冷、疼痛等刺激時,均能促進腎上腺髓質分泌激素,增強機體的應激反應。
2.5 刺激骨髓造血。糖皮質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各類血細胞數量升高,但會使淋巴細胞數量降低。
2.6 促進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粘液的分泌。胃炎及胃潰瘍患者慎用,以免誘發和加重潰瘍。
2.7 維持神經系統正常的生理功能。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能增強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的作用,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機體處于警覺狀態,反應迅速敏捷。
3.腎上腺皮質網狀帶分泌少量性激素 主要成分為脫氫異雄酮和少量雌二醇,能促進腋毛和陰毛的生長,維持第二性征。若分泌過多,會導致女性陰蒂肥大和多毛癥。
4.腎上腺髓質嗜鉻細胞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心臟,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升高,臨床上稱為“強心藥”。去甲腎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外周血管,使血管平滑肌收縮,回心血量增加,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升高,臨床上稱為“升壓藥”。
四、常見疾病的探討和腎上腺激素的作用
1.鹽皮質激素的作用
1.1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鹽皮質激素分泌過多,保鈉排鉀作用增強,會引起高鈉低鉀、血壓升高。臨床上應用糖皮質激素時,要注意補鉀。
2.糖皮質激素的作用
2.1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導致肝外蛋白質分解加速,出現肌肉消廋,患兒生長發育緩慢;同時肝內蛋白質合成加速,增強糖異生酶的活性,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應慎用,因為它具有抗胰島素的作用。
2.2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糖皮質激素分泌不足,肝內蛋白質合成減少,糖異生酶活性降低,血糖降低。臨床上應考慮合理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2.3向中性肥胖 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會使患者出現脂肪分布異常,表現為頭面部、軀干部脂肪堆積,四肢相對細小的臨床特征。
2.4.貧血和各種血細胞減少癥 糖皮質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臨床上常用作替代沖擊療法來治療貧血、中性粒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2.5.糖皮質激素的藥理作用 具有抗炎癥、抗過敏、抗休克和抗毒素的藥理作用,所以在臨床使用較為廣泛。
2.6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質激素雖然有廣泛的藥理作用,但也有許多的副作用,如誘發二重感染、誘發應激性潰瘍、反跳現象、醫源性腎上腺皮質萎縮、延緩傷口愈合和鈣鹽的沉積、粘液性水腫等,要科學合理地使用。
3.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
腎上腺素能與心臟的β受體相結合,增強心肌收縮力,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臨床上腎上腺素與阿托品、利多卡因組成“心肺復蘇三聯針”,也是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急救時的首選藥;去甲腎上腺素能與血管的α受體相結合,使外周血管平滑肌收縮,回心血量增加,血壓升高,是治療各種休克急救時的常用藥,但外傷失血性休克急救時禁止使用,其原因是會加重休克。
參考文獻:
[1]胡崎,生理學,安徽科技出版社,1995年8月第5版。
[2]徐恩多,局部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6月第4版。
[3]查錫良,生物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年11月第7版。
[4]彭裕文,局部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
[5]高英茂,組織胚胎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年8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