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教學法是當前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專家的普遍重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使用情境教學法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還原學生的本質,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本文從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點和新課程改革要求出發,結合自身的教育實習肯定了情境教學的重要性。然后,通過文獻資料法、觀察法和訪談法,對小學情境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偨Y出目前存在的誤區,仔細分析問題的原因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境教學 應用研究
情景教學是20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在英國由應用語言學家發展起來的。情境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定的情感色彩和形象為主體,引入或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學生體驗到一定的態度,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之成為教學內容。學生的心理功能能夠發展教學方法。情境教學的核心是激發學生的情感。情境教學只有在提煉和處理社會和生活之后才影響學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與不斷深入,教學方法的改進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一方面,對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的研究有助于小學語文教師理解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的整體重要性,探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評價教學,把握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的規律,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理論。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研究法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指導性,便于小學語文教師掌握和使用,提高教學水平,提高小學生掌握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實踐和創新上具有開創性意義。
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文獻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課堂觀察,并在小學教師訪談的基礎上,編制了訪談大綱。本次訪談由4位小學教師進行多年的教學。整理面試數據后,呈現以下的訪談信息。
1.您是否在課堂中使用情境教學
教師1:經常會用到情境教學,今天我在上課的時候就用到了這種方法。
教師2:這個嘛。有時候會用到,畢竟有些課不使用這種方法。
教師3:還是要看具體的課程的,有的課會用,有的課用不到。
2.您認為情境教學法的優點有哪些
教師2:優點就有很多了,首先就是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了,這樣教學效果肯定會有所提高的。再有就是方便,有的時候你可能在備課的時候沒想到用這種方法,不過在課堂上突然想到某種情境適合現在的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隨時使用。
教師4:基本的優點就不說了,你也知道。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拉近關系。當你談論家庭之愛時,你可以想象你的父母。這樣學生在理解課文情感這一方面就容易了嘛。
3.您認為影響情境教學的因素有哪些
教師1:當然是課程的內容了。就算方法再好,如果不適用于本科的內容,那它還是不好的。
教師2:首先還是內容,因為有些內容是不適合用情境教學的。再有就是學生的態度了,你的課準備的再好,學生要是不喜歡,那還是沒用的。
教師4:內容肯定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老師自己的能力了。老師如果控制不好課堂節奏的話,教學效果肯定也不會好的。
4.您認為當前情境教學的中存在哪些問題
教師1:問題最多的還是情境創設這方面吧。畢竟不可能面面俱到,平常用的時候肯定是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出現的。
教師2:有可能你在專注情境創設的時候,就會忽視學生的感受,或者說忽視了學生的學習特點。你會希望學生能夠按照你的思路來進行下去,但是這樣往往就會出現問題,學生對內容的掌握就不是很好了。
教師3:有些情境你可能在設計的時候認為很好,但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就有問題了。就好像你創設了一個未來發展的情境讓學生來想象,但是有的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的認識還沒有達到這個高度,那他說出的想法就肯定會影響你接下來的授課了。
教師4:我自己用的不多,不過從我聽課的角度還是知道一些的。就好像上周我去聽某老師的課,他就用了情境教學,不過效果不是很好。有可能因為他是剛來吧,他在上課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自己在那邊講,跟學生的交流很少,導致他這一節課上下來,有的學生都不知道他具體講了些什么。還有就是太生硬了,過度的不自然。
5.您認為這些問題可以如何改進
教師1:改進倒是說不上,不過有些應該注意的問題。你創設的那個情景一定要是真實的,你總不能讓學生在冬天去感受夏天的感覺吧,這不真實啊。還有就是要實際一點,最好是他們知道的情境,要不你說出來也能跟沒說一樣。
教師2:目標一定要清晰,首先是你自己要清楚,你要讓他們學到什么,再有就是讓學生了解自己應該學到什么。還有導入一定要自然,讓學生容易接受。例如,如果你選“雪小畫家”班,你可以讓他們思考他們在冬天做了什么,他們玩了什么。這樣你再創設情境就容易了嘛。
教師4:還是最基本的東西。弄那么多花哨的東西,有時候沒用。簡單點的東西學生是最能接受的。
通過對已有文獻資料的分析研究,教師的訪談和課堂觀察的結果分析,認為情境教學法在應用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不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些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使用的情境創設通常是教師自己單方面的設計,在設計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性。甚至于有的教學情境就是教師自己一個人的自導自演,學生并沒有參與到情境中去,因此學生內心中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就沒有很好的被激發出來。
2.缺乏情境的真實性,不易打動和吸引學生
情境教學法不僅僅是強調情境的創設,更加強調的是師生情感的真實性。只有教師將真正的情感投入到了自身所創設的情境中去,才可以取得學生的共鳴,使學生融入于情境當中,從而達到相應的學習效果。
3.缺乏實踐性,學生不易從情境中學習課程的內容
在很多小學課堂尤其是低年級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作為引導者的教師對情境教學法并沒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以至于創設出來的情境缺乏實踐性。也就是說教師沒有從學生的角度來進行觀察和思考,沒有從學生的角度來進行認識和總結,使得學生沒有辦法從情境中掌握本堂課程的內容。
針對以上幾個目前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法經常出現的問題,結合訪談和文獻資料,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1.情境的創設要"明確"
通過對教師的訪談發現,教師在課堂情境創設過程中缺乏師生互動,這說明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并沒有得到學生的明確回應。好的情境創設應該是指向明確的情境,讓學生很快就進入到"迫切需要創作"的狀態。所以教師在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創設的情境一定要明確,要讓孩子一看到情境就知道自己該從里開始思考,該從哪里開始,這樣就能夠達到情境創設的最佳目的了。
2.情境的創設要"實際"
在訪談的過程中還發現,個別教師在情境創設時缺乏真實性,而真正的情境教學法并不是只追求形式上的熱鬧,如果只是為了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而創設的情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好的教學情境都是為了能夠達成教學目標而進行的,因此,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是“實踐”的。我們應該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合理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共鳴。例如,在教授1年級《動物朋友》時,農村教師就不能夠創設情境說今天班上要建立大型動物園,然后每位小朋友一人選定一種動物進行演繹。本來這樣的情境是非常有創意的,但是因為農村的很多同學根本就沒有見過幾種動物,所以他們沒有辦法模仿出動物的形態,這樣的情境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不切合實際的,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會讓學生的自尊心受到挫敗。
3.多媒體創設情境
現代視聽手段可以突破時空局限,在創造一定的情境中發揮重要作用,如錄像、播放課件、將生動形象與優美和諧的聲音相結合,將抽象詞轉化為相當大的圖像,觸發S。通過視覺形象的想象和想象,在生動的情境中喚起學生的心靈感受。知識與情感的共鳴創造了最佳情境,如“雪中小畫家”的教學。教師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展示了一幅美麗的雪景圖,讓人身臨其境。拉進了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課文的欲望。老師說:打開窗戶,你看到白茫茫的一片,整個大地蓋上了厚厚的白雪,你現在想說什么”下雪了,下雪了!“學生們禁不住大喊大叫。激動和沖動是不言而喻的。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的語境,從而產生自主學習課文的愿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的開始讓學生進入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氛圍。
參考文獻:
[1]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73.
[2]李慶明.李吉林與情境教育[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3:90.
[3]孔凡成.對小學語文情境教學中“情境”的反思[J].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2):6.
(作者簡介:黃逸,身份證號碼:211102199409211524,專業:小學教育(特殊教育方向) ,研究方向:發育障礙兒童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