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博
【摘 要】職業病防治工作關系到廣大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我省完成職業病危害項目網上申報的企業中鄉鎮企業占多數。該文通過對我省某鄉鎮職業健康監管現狀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存在問題并從工作機制體制、企業主體責任、宣傳監督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鄉鎮職業健康;監管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R1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264-02
2017年11月5日,新修訂的《職業病防治法》正式實施。職業病防治工作關系到廣大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截至2017年8月底,遼寧省完成職業病危害項目網上申報的企業達到26864家,其中,小微企業占申報企業總數的90.6%,遍布全省1326個鄉鎮;小微企業中接觸職業病危害勞動者占勞動者總數33.4%。小微企業的日常監管主要由所在地鄉鎮、街道的安監站負責,所以又稱為鄉鎮企業。
1 鄉鎮職業健康監管現狀
1.1 鄉鎮監管力量薄弱
1.1.1 職業健康監管機構設置不完善 鄉鎮政府在機構設置上幾乎未將安全生產(職業健康監管)工作單設出來,形成了“一站多職,一人多事”的工作局面。安監站的監管人員幾乎都是兼職人員、合署辦公,導致對于轄區內企業職業健康監管全覆蓋巡查周期過長。
1.1.2 職業健康監管專技人員配備薄弱 職業健康監管專職人員數量配備較少,學歷層次較低,本科以上學歷人員不足10%,職業健康專業知識匱乏,缺乏專業性技術性監管方法;監管人員流動性較大,無法形成有效的監管力量。
1.1.3 職業健康監管專項經費不能保障 專項經費缺乏,無相應執法車輛,導致職業健康監管工作推進緩慢、轄區巡查企業覆蓋率低、未配備監管人員個人防護用品和調查取證設備等。
1.2 鄉鎮企業職業健康管理基礎薄弱
1.2.1 主要負責人對職業健康工作不夠重視 多數企業存在建立了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度,但是制度落實情況和職工普及率較差的問題;以“季節性生產”為借口,逃避履行職業病防治義務。個別企業對于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評價,存在“花錢買證”思想,主動申請檢測評價實施率低。
1.2.2 職業健康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有待提高 相關管理人員對于職業健康法律法規不清楚,對于本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級別不清楚;對于職業健康工作認識不到位,向職工告知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后果有所保留。
1.2.3 職工對于自身職業健康認識不到位 企業的職工大多數來自鄉鎮農村周邊,文化程度低,對于自身職業健康的權利意識幾乎沒有。
1.2.4 企業經濟基礎薄弱 多數鄉鎮企業對于職業健康工作投入欠缺,無法足額配備防治設施,不能按照規定周期進行檢測評價和職工健康體檢。有些企業的檢測結果超過國家規定的職業接觸限值,卻因沒有改造資金,無法從源頭進行整改。
2 對策建議
2.1 理順工作體系,優化職業健康監管機構配置 各級政府要將職業病防治納入本級政府民生工程及安全生產工作考核范圍,制定職業病防治規劃,按照“管安全生產必須管職業健康”和“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理順完善職業健康監管工作責任體系。各級鄉鎮要主動把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一并納入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體系中統一實施,為推進安全生產職業健康一體化綜合監管執法,提升職業健康監管能力和水平積極探索,先行先試。
2.2 完善執法機制,牢牢把握職業健康工作的主動權。
2.2.1 制定差異化執法手段 各級監管部門應根據鄉鎮企業基礎“弱”“薄”的情況,制定出臺具有差異化的職業健康監督執法手段,在現行法律標準框架內制定更具有可行性的執法標準,使得整改措施對于鄉鎮企業更具有可操作性,更易落地。
2.2.2 建立健全鄉鎮企業職業健康幫扶機制 政府監管部門充分運用安全生產專項資金,購買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按照職業健康基礎建設結果,為鄉鎮企業提供職業健康咨詢、檢測評價、職業健康檢查等服務。
2.4 完善責任制,嚴格落實鄉鎮企業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 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是職業病防治的責任主體。用人單位要嚴格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
2.4.1 要強化申報 鄉鎮企業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時申報、變更,及時掌握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狀況,自覺做好防控工作,落實用人單位的職業健康主體責任。
2.4.2 要繼續開展職業衛生基礎建設 鄉鎮企業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并嚴格落實,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檔案并為勞動者建立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委托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為勞動者發放符合國家職業病防護措施配備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做好勞動者健康檢查工作。
2.5 加強宣傳教育和輿論監督,營造職業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圍。
2.5.1 加強輿論宣傳和健康促進 鄉鎮有關部門部門應以“安全生產月”和“《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為載體,利用開展職業病防治主題征文活動等形式宣傳安全政策,重點加強對農民工的宣傳培訓,增強農民工職業病危害防護意識和維權意識。引導鄉鎮企業嚴格遵守《職業病防治法》,通過健康遼寧、健康鄉鎮建設,大力開展職業健康促進,推動“鄉鎮健康企業”建設。
2.5.2 加強職業健康教育培訓 鄉鎮企業應加強勞動者職業健康基本知識的教育培訓,讓企業員工從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防護,自覺保障自身的職業健康權益。
2.5.3 加強社會公眾監督 鄉鎮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建立暢通社會監督渠道,建立職業病防治違法行為和職業病危害事故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公眾參與監督。建立鄉鎮企業職業健康“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并通報有關部門。
2.6 貫徹執行淘汰退出制度 縣(區)、鄉鎮安監部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督促鄉鎮企業按照國家關于淘汰落后產能,轉變生產發展方式、提質增效的統一部署,加快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落后生產工藝技術改造、淘汰退出的步伐,大力推廣應用有利于職業病危害防治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從源頭上減少高危崗位的從業人員,遏制職業病高發態勢。
3 結語
本文通過對某鄉鎮監管部門和企業進行了職業健康現狀調查,展現了鄉鎮監管部門和企業在職業健康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從工作機制體制、企業主體責任、宣傳監督等方面提出了建議,為我省下一步職業健康管理和職業病防治工作方針的確定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