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做學教合一”越來越多地在中職學校中推廣開來,本文就“做學教合一”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實施、教學模式和問題四個方面進行了探究,并結合“建筑制圖”課程,提出了一些想法,積極實踐“做學教合一”教學改革。
關鍵詞: 做學教合一;教學改革;建筑制圖
近幾年來,在中職教育教學中越來越多地提到“做學教合一”的教學模式。“做學教合一”源自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學理論,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這一點與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契合度極高。本文結合“建筑制圖”課程做一些“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中應用的探討。
一、 在中職學校運用“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一) “做學教合一”教學改革對中職學生的必要性
傳統教育一向都是以“老師上課教”為中心,對于一些基礎課程而言,這種方法可以發揮非常大的作用。但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在“做中學”遠比只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說要來得實在。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優勢和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明確工作崗位,更多地采用實踐教學,在“做”中學習到知識、積累經驗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因此,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做學教合一”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 “做學教合一”教學改革對中職教師的必要性
由于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不到萬不得已學生家長一般不會選擇讓孩子讀中職,中職學校招收的學生生源往往都是中考失敗、成績較差的一批。如果單單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不但學生學不進去,恐怕很多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感到力不從心?!白鰧W教合一”理念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做”和“學”過程中產生的需要,適時跟進教學行為,實施教學引導。對中職教師來說,“做”“學”“教”三者有機結合,自己也能從“做”中獲益良多。所以說,“教學做合一”教學改革對中職教師來說也是必要的。
二、 “做學教合一”的教學模式
(一) “做學教合一”中“做”是核心
事實上,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模式,最早的說法是“教學做合一”,對中職學校而言,這樣的模式難免會造成最終“做”起不到主導作用。而“做學教合一”就不一樣,它突出了“做”的核心地位。在“做”的過程中,學生碰到的所有問題同樣也是老師需要后續跟進教學的。具體到“建筑制圖”課程在“做”的方面,就是要學生通過模畫不同的建筑圖樣,提高其繪制能力;通過現場、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其運用能力,直到學習效果達到課程目標的要求。
(二) “做學教合一”中“學”在當下
這里的“學”是在“做”的過程中及時的學習,在實踐中發現不足后,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學習。這種“學”更像是醫生為病人治病的“對癥下藥”,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在“做”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會意識到這是由于自身知識的匱乏而產生的問題時,就會主動的探究原因,在“學,然后知不足”的困境中尋求自己所需的答案,進而將知識真正“學”進去。
(三) “做學教合一”中“教”仍很重要
在“做學教合一”的教學模式中,看似老師“教”排在了末位,但這并不是說“教”不再重要。當然,這里的“教”是讓教師激勵和鼓舞學生更多的“做”。教師在構建教學項目的同時,還要確保學生按照科學的步驟、方法進行學習。在“建筑制圖”課程中,教師應該通過自己正確的繪圖加以示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繪圖習慣;在學生繪圖遇到問題時進一步跟進,在幫助其解決問題的同時教會學生知識點。
三、 “做學教合一”教學改革的實施
當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如果僅停留于現有的教材,顯然無法滿足市場上各種崗位對中職學生的需求。如果能夠基于“做學教合一”的理念,活用各種教學資源信息平臺,建立統一的規范,構建新型教學課程,那么效果必然會很好。
(一) 構建“做學教合一”的實踐教學
第一,需要及時掌握學校各專業在實際生產中的發展應用情況,從而依據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教學活動中各個崗位的技能要求;第二,根據畢業生的工作崗位要求,確定每門課程的范疇;第三,按照“做學教合一”的教學要求,確定課程內容,開發與課程配套的教學資源及素材。以“建筑制圖”課程為例,與當地建筑企業建立長期合作,將實際生產中的建筑工程圖樣帶進學生學習的課堂,培養學生讀圖的能力;再針對圖樣進行必要的教學改造,設計盡量接近實際生產的實訓項目,實現“做學教合一”教學改革的實施。
(二) 構建“做學教合一”的理論教學
各專業教研組可以由骨干教師牽頭,按照“做學教合一”的教學模式的要求,統一設計課程體系,從而整體提升教學水平。例如,針對“建筑制圖”的課程特點,按照由基礎到專業、從簡單到復雜的認知順序,將重難點進行分解,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更多地使用多媒體,對二維、三維圖形進行形象直觀的展示,建立獨立基礎模型等三維模型庫,根據講課需要隨時調用,形象地說明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對建筑工程圖樣的閱讀、繪制和實際應用能力。
四、 推進“做學教合一”教學改革的困難
目前,中職學校要想把教學改革落到實處,切實推進“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還面臨著一些困難。一是雙師型的師資力量不足。二是找不到合適的企業進行實習實訓。這一點顯然受制于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實習外地企業成本又較大,短時間內難以解決。很多學校在分享成功經驗時,都提到了互聯網的重要性,有些高職學校在編寫教材、課程學習、作業批改等方面嘗試教學網絡化,極大地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相信隨著“做學教合一”教學改革的推進,這些問題都會一一得到解決。
五、 結語
“做學教合一”教育模式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適合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的,在中職學校中倡導“做學教合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中緊貼實際,圍繞專業崗位,形成系統全面的知識結構,從而受益終身。在推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們決不能打退堂鼓,相信隨著教學改革的持續推進,問題都會一一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互聯網+”背景下的“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探究——以“機械制圖”課程為例[N].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6(3):49-52.
[2]談“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專業課中的應用[J].視聽,2015(3):186.
作者簡介:
王玉,江蘇省東臺市,江蘇省東臺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