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傳遞信息的主要途徑,是學生寫作的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然而,口語交際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分析如今小學生口語交際的現狀,針對現狀提出幾點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口語交際;現狀;策略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是為提高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更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口語交際訓練成了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說,逐漸養成愛說的習慣,最后學會口頭訓練,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 口語交際的現狀
口語交際指在某指定環境中進行的語言表達活動,由聽、說雙方組成,是人與人之間傳遞信息的主要途徑。近幾年來,口語交際也正式納入教學內容,越來越引起學生、家長、老師的認識,然而如今的口語交際現狀仍不容樂觀,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 缺乏交際膽識
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口若懸河,一旦進入口語交際環節,就成了“收音節”,究其原因,這些學生并非缺乏口語交際能力,而是缺乏口語交際的膽識,內心有眾多言語想表達,但因緊張的心理而不敢發言,影響了口語交際訓練。
(二) 交際能力低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綜合性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發現,有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缺乏口語交際能力,在口語訓練的過程中不會說,不知道要說什么,一旦老師提問口語交際,最終只能在沉默中度過。
(三) 交互性淡化
交際是口語交際的核心,口語交際與說話最大的區別在于口語交際的交互性更強。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往往淡化了其交互性,有時候學生獨自面對課文插圖“唱獨角戲”,缺乏與下面同學的互動;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學生間是在互動,殊不知學生交流的內容竟是“圖上畫著什么人?”“畫中的人在干什么?”等根本談不上交際的說話,導致訓練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 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聽、說能力是人類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需要從小開始培養,既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也是教學的難點,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 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口語交際訓練課中不敢說、不想說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對口語交際缺乏興趣,認為是“老師要我說”,而非“我要說”,為此,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前提。
1. 樹立正確的觀念
課間與學生交流發現,大部分學生把口語交際認為是一項作業,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交際,這樣的心態嚴重影響了訓練效果。作為老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口語交際觀念,在求職、工作、生活中,口語交際是最重要的一項能力,是人與人溝通的需要,如,每次的求職招聘都有人因為“面試”的口語交際不過關而與夢想中的工作擦肩而過。通過簡明易懂的道理引導學習樹立正確的口語交際訓練觀念。
2. 選擇熟悉的話題
在教學研討中發現,有的教師一學期以來僅圍繞教材中的八次口語交際材料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一些比較貼近生活、學生感興趣的交際話題,從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
3. 采用靈活的形式
口語交際是一個比較抽象、復雜的思維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束縛,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如,教學《感謝和安慰》時,可以通過設置模擬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角色表演,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邊演邊說,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二) 傳授口語交際的方法
1. 聽
口語交際最重要的是聽、說的雙向互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能力往往被眾多教師所忽視,傾聽是交際的基礎。雖然二孩政策已放開,但如今的孩子仍是家長們的“掌中寶”,習慣于以自己為中心,要么中途強行搶走“說話權”。要么注意力分散,很難靜下心來耐心地聽對方把話說完,沒有完整傾聽別人的話語進行回答,試問這樣的情況能友好地溝通嗎?教師要引導學生做一個忠實的聽眾,注意力集中,耐心聽別人把話講完,才能正確回答別人的問題。
2. 說
在教學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的孩子書面表達得淋漓盡致,但一到口語表達時卻成了“啞巴”,有的學生可謂“口若懸河”,但詳細傾聽卻言之無序,泛泛而談。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教師要傳授給學生說的方法,指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心口合一,將內心世界用言語表達出來,循序漸進,先學會把一個句子說完整,再逐步將幾個句子合并起來組成一個小段落,最終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 評
評價一般指對一件事或人物進行判斷、分析后的結論。評價也是口語交際訓練的一個重要環節,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他人的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虛心接受他人的評價,正確面對自己的不足,吸取經驗,從而不斷地改正、提高自身口語表達能力,切不可聽到別人提出自己的不足便生氣、爭論、狡辯;另一方面對他人的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采用激勵性的評價,不管對方表現如何,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給予肯定,然后再從中尋找不足之處,分析原因,共同探討改進的方法,互相學習、互相進步,過分的批評和過分的鼓勵都可能誤導孩子前進的方面,每個人都既需要鞭策也需要鼓勵,才能指導我們走向成功。
21世紀的今天推行素質教育,口語表達是人類交往溝通的主要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口語交際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循循善誘,分析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精心選擇與生活緊密相連的素材,善于借助多種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語言形式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從而逐步敢說、想說、會說。
參考文獻:
[1]李志云.重視口語交際,提升學生口語交際水平[J].教育,2017(3).
[2]施蔓.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實效策略[J].教育,2018(4).
作者簡介:
林煥徽,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實驗小學古雷開發區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