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
【摘 要】目的:觀察針灸按摩配合綜合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后肢體偏癱的療效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壓腦出血后肢體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23例,對照組采取針灸按摩,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和護理后3個月的FMA評分和MBI指數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3個月FMA和MBI指數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灸按摩配合以心理狀態調節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運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縮短康復時間,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針灸按摩;綜合康復護理;高血壓腦出血;肢體偏癱
【中圖分類號】R74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1
高血壓腦出血是由于顱內動脈血管破裂所致,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精神內科疾病[1]。較多患者經治療后仍患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如因動脈血管硬化、供血不足而造成肢體偏癱。肢體偏癱患者在腦內出血量不多或沒有繼續出血的情況下,可采用針灸按摩的方式進行康復理療,但需要長時間的復健才能達到改善肢體偏癱的效果。為了改善患者預后,我院近年來采用綜合康復護理結合針灸按摩的方案對高血壓腦出血后治理偏癱患者進行康復理療,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與分組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壓腦出血后肢體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和觀察兩組。觀察組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45~90歲,平均年齡(60.8±10.1)歲,出血量為37~114mL,平均出血量為(67.5±23.4)mL,出血部位為:丘腦7例,大腦皮層5例,小腦8例,腦干2例,基底節區1例;對照組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齡44~91歲,平均年齡(59.6±11.1)歲,出血量為38~113mL,平均出血量為(66.9±24.2)mL,出血部位為:丘腦8例,大腦皮層5例,小腦7例,腦干2例,基底節區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針灸按摩?;颊哐獕悍€定后即開始進行對患側肢體進行按摩,揉捏癱瘓肌,給予偏癱肢體綜合訓練。針灸穴位應根據患者偏癱情況選擇肩井穴、曲池穴,手三里、環跳穴、委中穴、足三里等穴位[2]。針灸時每次留針30分鐘,10次為1個療程。
觀察組:在針灸按摩的基礎上配合綜合康復護理,具體包括:
1.2.1 情志護理 將患者的心理護理與中醫情志護理相結合,全面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對于出現抑郁、消極等不利情緒的患者,采用注意力轉移法、音樂療法或靜養等方法,保持患者心情舒暢和情緒穩定,減少不必要的思慮。對于情緒變化較大的患者應予以理解和尊重,鼓勵他們積極面對生活和自身疾病,以樂觀主動的心態配合康復治療。
1.2.2 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進行吞咽訓練?;颊咴谶M食時,保持坐位意識,進食食物可根據患者喜好和飲食習慣進行選擇,但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和油炸等熱量較高的食物。在吞咽時,可用勺背輕輕按壓舌面,刺激吞咽。
1.2.3 肢體健康護理 在康復治療初期,鼓勵患者用意志支配神經,進行自主的鍛煉,促進偏癱肌肉收縮。可在床位系上帶子,輔助患者進行起坐訓練,同時指導家屬協助患者進行步行訓練.當患者偏癱肢體恢復到自己抬舉時,宜指導患者進行自主運動。
1.2.4 語言康復護理 在護理中加強與患者的交流,選擇患者感興趣的話題,激發患者說話和表達的興趣。在初期,患者往往在表達上存在一定障礙,宜鼓勵患者用手勢、肢體語言等輔助表達,并認真揣摩患者的意圖進行及時回應,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1.3 觀察指標
通過觀察患者日常鍛煉情況和生活自理程度,用改良Barthel指數(MBI)和簡化Fugl-Meyer運動量功能表(FMA)對患者護理前和護理后3個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進行評估,得分越高,恢復情況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結果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前,觀察組患者FMA評分和MBI評分分別為(11.21±4.23)分、(37.21±3.25)分,對照組上述兩項數據依次為(12.01±3.83)分、(36.13±3.45)分,組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3個月,觀察組FMA評分和MBI評分分別為(30.87±2.45)分、(84.16±5.03)分,對照組數據為(19..01±3.12)分、(65.34±4.63)分,觀察組兩項數據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腦出血是高血壓患者的并發癥之一,病情發展迅速、起病急、致殘率高,患者大多在治療后仍遺有肢體偏癱、失語等癥狀,需要后期進行長時間的康復理療[3]。針灸按摩是高血壓腦出血康復理療階段較好的治療方式,對患者的副作用小,但相應的治療效果也較慢,所以患者在針灸理療的過程中易出現焦躁、懈怠等低落情緒,嚴重者還可能中斷治療。因此,在針灸理療的過程中,如果對患者進行心理、飲食、運動、語言等的綜合康復護理,則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因患者心理問題而導致的醫護障礙,改善治療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對照觀察了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方法產生的不同效果。其中,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針灸按摩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了包括情志、語言、肢體和飲食的綜合康復護理。情志護理排解了患者不利情緒的產生,使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配合康復治療;肢體和語言護理使患者逐漸排除肢體運動和語言表達功能功能障礙,更快恢復到健康水平;飲食護理和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搭配日常飲食,增強自身抵抗和免疫能力。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在綜合康復護理后,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運高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針灸按摩配合綜合康復護理,能有效改善高血壓腦出血后肢體偏癱患者的康復理療效果,縮短康復時間,使患者及早恢復正常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
參考文獻
陳凱玲.綜合康復護理在針灸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后肢體偏癱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7):11-13.
胡明嫻,胡光蔚.穴位按摩聯合針灸對高血壓腦出血后偏癱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2017,38(6):808-809.
葛海嬌,張桂麗,李金城.早期康復護理對微創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9):1295-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