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禹
【摘 要】目的:探究護理人文關懷對血液透析患者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文通過將122例已收治的血透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實驗,每組各61例,對試驗組患者給予人文關懷護理,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通過比較兩組實驗對象的滿意度、舒適度以及入院時、手術前晨時、術后24h內三個時間點的焦慮度評分,探究不同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結果:試驗組的滿意度、舒適度均高于對照組,表現為有顯著性差異(P<0.05);試驗組入院時的焦慮度與對照組不存在較大差異,表現為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試驗組術前、術后24h焦慮度均低于對照組,表現為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醫學人員通過對血透患者使用人文關懷護理,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內心的焦慮感,還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人文關懷;血透患者;焦慮度;滿意度;護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humanistic care o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122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ho had been treate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o conduct experiments. Each group had 61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ere explored by comparing the satisfaction and comfort of the two groups of subjects, and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Satisfaction and comfor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use of humanistic care for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medical personnel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tients inner anxiety, but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s comfort,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fidence in treatment, and relieve th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It is of clinical value.
Keywords Humanistic care;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xiety; Satisfaction; Nursing effects
【中圖分類號】R45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患有慢性腎衰竭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通過血液透析法來緩解病情,但由于血透治療過程復雜,周期長,次數多,所以使得患者及其家屬的身心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長此以往,血透患者將會積累多種負面情緒,產生抑郁、焦慮、暴躁等狀態,甚至可能做出威脅生命安全的事情【1】。對血透患者給予人文關懷,能夠為患者的精神、生理和心理都給予一定的支持,幫助患者獲得最佳的舒適狀態,在這樣穩定、輕松的情緒中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改善治療效果,消除不良情緒的負面影響。為了驗證人文關懷護理對血透患者身心的積極影響和應用效果,本文隨機選取122例已收治的血透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對照試驗。
一 對照試驗
1 選擇實驗對象
本文選擇122例已收治需要血透治療的患者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84例,女性38例,年齡區間為30-75歲,平均年齡為58.4±10.3歲;隨機選擇其中61例作為試驗組,包含男性4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為59.5±9.4;其余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37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為58.1±10.8歲。上述實驗對象均已簽署實驗知情書。上述實驗對象的年齡、性別及一般資料不存在較大差異,表現為無顯著性差異(P>0.05)。
2 實驗方式
2.1 常規護理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對患者的進行心理健康宣教,給予患者基本的心理疏導,密切關注患者的并發癥情況,提前預防各類感染和并發癥的發生。
2.2 人文關懷護理
人文關懷護理是指:①環境:為患者營造舒適、輕松、溫濕度合適的生活環境,保證血透空間敞亮清潔,準備報紙或電視以供血透患者消遣;②心理護理:主動熱情地介紹血透治療的須知和禁忌事項,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血透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并對患者的身心狀態進行評估和記錄,根據結果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為患者提供詳實、真誠、耐心的心理疏導服務,強調透析治療的安全性,消除患者的心理焦慮感【3】。③醫患溝通: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治療方法,鼓勵患者及其家屬正視疾病,勇敢面對疾病并努力去戰勝疾病,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交流,注重患者血透期間的細節護理服務,比如在血透過程中與患者進行交流,用高度認真和仔細的態度去觀察患者的穿刺部位,及時掌握患者的身心感受;④記錄監測:在血液透析前后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嚴格記錄患者的身心情況,降低患者的焦慮感,幫助患者保持穩定、良好的心理狀態;⑤術后指導:在患者血液透析后主動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治療的進程和預期效果,及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術后注意事項,定時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解答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相關問題。
2.3 評價標準
評價指標主要為焦慮度、滿意度、舒適度【4】。①焦慮度:采用國際通用的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評測。分別在入院時、術前晨時以及術后24h內三個時間點對患者進行焦慮度測評;②滿意度:采用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評測。問卷調查表中有20個項目的滿意度評價,滿分4分,分數越高表示越滿意,1分表示非常不滿意;③舒適度:采用簡化舒適程度量化表進行評測,對患者生理、心理、環境及社會支持等方面進行評價,共有25個項目,滿分4分,分數越高表示越舒適,1分表示非常不舒適。
3 統計學處理
本文用于數據處理的軟件是SPSS13.0統計軟件包,使用t檢驗,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4 結果
試驗組入院時的焦慮度與對照組不存在較大差異,表現為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試驗組術前晨時、術后24h焦慮度均低于對照組,表現為有顯著性差異(P<0.05)。
試驗組的滿意度為98.36%高于對照組的滿意度71.54%,表現為有顯著性差異(P<0.05)。
試驗組的生理、心理、環境及社會支持的舒適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表現為有顯著性差異(P<0.05)。
二 討論
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本身就是通過這種治療方式來延長生命,對患者及其家屬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容易產生多種不良情緒,甚至使患者在血透過程中產生緊張、恐懼和極度焦慮感,進而對血透治療產生抗拒和排斥,甚至產生絕望、輕生的念頭【5】。根據患者的自身狀態來進行護理計劃制定,同時,人文關懷護理可以幫助醫護人員深入了解患者的身體、心理以及精神狀態,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能夠建立良好的信任機制,并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的護理方案設計,確保血透的順利實施,提高血透的效果和安全性,為患者提供舒適、滿意的護理服務,進一步增加患者的依從性和配合度,使患者感受到溫馨和安全【6】。
綜上所述,醫學人員通過對血透患者使用人文關懷護理,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內心的焦慮感,還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王饒萍,成守珍,黃卓燕等.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人文關懷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6):77-78.
王秀芳,董文平.人文關懷在血透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240-242.
張萍萍.人文關懷對改善血透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的效果評價[J].母嬰世界,2016,(19):241.
黃色丹.人文關懷實施在血透患者護理工作中的價值觀察[J].飲食保健,2017,4(7):228-229.
蔡淑宜.護理人文關懷在血透室中的應用效果[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8):364-365.
王紅燕,汪玉泉,駱諫英等.人文關懷在血透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