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燕英
一、德育概述
德育的主要內(nèi)容不僅包括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包含了對其行為規(guī)范等內(nèi)容的引導,然而這種教育的理念與方法,也是我們現(xiàn)今教育模式所缺乏的。
基于初中英語現(xiàn)有模式來看,學生正處在心智培養(yǎng)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良好的德育的開展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此外,初中英語教材也存在著大量實踐先例,可以說,依托初中英語現(xiàn)有的教學資料(筆者使用的為外研社版教材)開展相關的德育,在教學資源上具有豐富的實踐案例,而且在英語課堂開展德育培養(yǎng),更可以“洋為中用”,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實踐活動。
二、德育進初中英語課堂現(xiàn)狀分析
1.對德育重視程度不足
雖然德育在中學階段對學生品行的養(yǎng)成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然而許多初中教師對此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我國的英語教育由于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過于注重對英語的單詞、短語和句子以及語法方面的教學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和用英語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的習慣。以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為例,由于小學階段存在英語教學的差異性,初中對于英語課堂知識的教育存在不小的壓力,因此更多的教師把教學重心放在了對學生知識的培養(yǎng)上,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則更多地應對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各類壓力。長此以往,中學教育中的德育便發(fā)生了嚴重的缺位現(xiàn)象,而這種缺位所產(chǎn)生的不良后果,導致德育實施不能順暢。教師作為把控人也缺乏足夠的重視,在這種影響下,德育進課堂便成為紙上談兵。
2.德育與英語教學結合方式存在誤區(qū)
在現(xiàn)有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中,雖然有部分教師推行德育進課堂,然而更多的教師將德育培養(yǎng)同英語實踐教學的關系進行了割裂?,F(xiàn)有模式多集中在當教師教授某篇文章或某個話題時,輔以中文授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相關德育。這種教育雖然在表面上進行了將德育同教學課堂相結合,但實際上收效甚微。這種零散的德育更像是就題論題,反而割裂了德育的串長線的意義。
三、德育進課堂相關解決措施
1.加強對教師德育觀樹立
教師被譽為“燈塔”“啟明星”,是引導學生在黑暗中前行的燈光。尤其是初中生剛剛進入叛逆期,他們大多愿意和教師交談而不是家長,教師要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因此在大力推行德育進初中英語課堂、進各類課堂之前,要加強對教師德育觀念的培養(yǎng),要從領導層面重視德育,進而推動英語教師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并且還要樹立針對初中生適宜的德育觀念,真正在從事初中英語教學活動時開展德育。
2.將英語教學同德育培養(yǎng)緊密結合
從事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要注重方式方法。初中英語基于其自身學科授課方式的特殊性,在教材的編纂過程中包含了許多與德育相關的案例,并且在教材中與學生道德品質有關的材料廣泛存在,眾多圖片、對話或者是故事都與學生思想品德息息相關,引導著學生正確做人,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通過把握教材內(nèi)容的研修,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和行為意識,所以教師應當及時把握教材與教材、單元與單元之間有關德育的脈絡,形成一種持續(xù)性的德育方式。并且教師還應當根據(jù)現(xiàn)有材料加以相應的豐富和拓展,必要時可以教授案例之余吸收國外的簡單示例,這樣既能夠達到德育培養(yǎng)的目標,也同樣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還可以鍛煉學生對于相關外語知識的掌握。此外,教師還應當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改變單一的教師講授案例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模式,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自主閱讀等方式,加強學生自身對德育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從而以更好的方式接受德育,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
參考文獻:
[1]高菊芳.關于我校英語課堂滲透德育的幾點看法[J].校園英語,2015(1).
[2]何美紅.德育之花,香溢英語課堂——以一節(jié)牛津初中英語公開課為例[J].中學英語之友(下旬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