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俐
摘 要 通過對某醫學院校近五年畢業生的創業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得出醫學院校學生創業與專業相關度較高、近五年內畢業時間越長創業人數越多。對潛在創業大學生提出要注重培養自身的創業素質、在行業內進行多年的積累后再創業、創業要與所學專業相結合。對學校提出要做好頂層設計,提供組織和制度保障;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創業教學水平;創設實踐平臺,廣泛提供創業實踐機會。
關鍵詞 醫學 大學生 創業 教育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73.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9.075
Abstract Through the five year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ntrepreneurial situation of graduates in a medical colleg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majors and the number is developing with graduate years. It is suggest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with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rain their own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and accumulate working experience. Entrepreneurship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major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provide the following supports: top level design,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system, qualified teaching staff and a practical platfor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reate a practical platform to provide a wide range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Keywords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日益全球化和國際化的今天,發展創業型經濟已經成為國際共識,而高校是進行創業教育和實踐、培養創業人才的重要陣地。其中美國是最早開始開展高校創業教育的國家,對創業理論、創業訓練和實踐等建設都非常重視。[1]在英國,大學為創業者們也提供了足夠的場地和指導。[2]而我國由于起步較晚,高校的創業教育工作還正處在摸索和完善階段。
廣義的“創業”指“創造新的事業的過程”。狹義的創業指“創建一個新企業的過程”。[3]近年來,在國家大學生數量快速增長以及國家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提出了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大學生的創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本文以某醫學類院校為例,對近年來該學校大學生的創業情況進行分析,期望通過分析對醫學類院校的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有所啟示。
1 近五年畢業生的創業情況
2013年-2017年間,某醫學類院校的畢業生共有57人創業。其中與專業相關的29人,占51%;與專業不相關的28人,占49%。護理類專業10人,占17%;藥學類專業21人,占37%;醫學類專業2人,占4%;美容類專業24人,占42%。
2 大學生創業的特點
2.1 創業與大學專業相關度較高
學校有醫學類、護理類、藥學類、康復美容類專業,經過分析發現近五年的畢業生中發現創業者多來自學校的藥學類和美容類專業等相對好創業的專業,以上專業的創業要求較低,而醫學類和護理類專業由于創業的門檻較高,創業的人數相對較少。
從創業案例的統計分析中發現,51 %的人創業選擇的領域或行業與大學所學專業是較一致的。如醫學美容技術專業背景的人進行美容服務、美容產品營銷等領域的創業,針灸推拿專業背景的人進行推拿按摩等領域的創業,藥學類專業背景的人從事的是藥品的營銷與服務等領域的創業等。如2017 年畢業于我校醫學美容技術專業的陳XX,于 2016 年創辦了某美容店,主要負責美容產品銷售、美容服務等方面的項目。如2013 年畢業于我校針灸推拿專業的付XX,于2013 年創辦了某推拿按摩店,主要經營針灸、推拿治療和保健等方面的項目。說明大學的專業選擇以及多年的專業培訓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選擇了某一個專業不僅意味著你選擇了一種技能,還意味著你選擇了一種與之相應的生活方式。
2.2 近五年內畢業時間越長創業人數越多
某醫學院校近五年畢業生的創業人數如下:2013屆畢業生15人,2014屆畢業生20人,2015屆畢業生10人,2016屆畢業生4人,2017屆畢業生8人。根據上述數據顯示,近五年內學生的畢業時間越長,創業人數越多。由此表明創業需要在行業內進行多年的積累,這種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是很多創業者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
3 對潛在創業大學生和學校的啟示
3.1 對潛在創業大學生的啟示
3.1.1 注重培養自身的創業素質
創業是一個艱巨的過程,它要求創業者自身的素質相當高。創業者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企業管理素質。創業者需要有較強的開拓創新、組織協調溝通能力、實踐能力等。當代大學生成長在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大學生創業的失敗率較高,創業者只有樹立目標,堅定信念,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大學期間,要多關注社會動態,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會實踐和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在活動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創業意識、思維和能力。
3.1.2 在行業內進行多年的積累后再創業
大學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潛在的中堅力量。做為社會的潛在創業者,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關注社會動態。根據自己的特點及社會資源找準創業領域并多加了解。[4]近年來,大學生創業的失敗率高,其中涉及的因素諸多。但是成功創業的大學生往往都在創業相關領域實踐了多年。對于大學生中潛在的創業者來說,在上學期間及畢業后幾年在目標領域或行業進行實踐,為他們積累人脈和行業經驗、培養企業管理能力將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根據研究者對大學生創業情況的統計分析,大學生一畢業就創業與在行業內積累幾年后再創業相比更容易失敗。[5]
3.1.3 與所學專業相結合
從學校近五年的創業情況統計數據中顯示, 有 51 %的大學生選擇與所學專業一致或類似的領域進行創業。大學教育是專業教育,大學期間的專業學習與實踐對人的認知及能力發展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高校畢業生選擇自己的專業領域進行創業更能駕輕就熟,對于創業的專業知識及行業內的資源積累更充分。因此對于創業者來說與自己的專業相結合是一種最經濟有效的創業選擇。
3.2 對學校的啟示
根據對本校2017屆畢業生調研的數據顯示,學生在校接受的創新創業教育中“創業教學課程”占比55%,其有效性為61%;“創業輔導活動”占比39%,其有效性為64%;“創業實踐活動”占比26%,有效性為74%;“創業競賽活動”占比10%,有效性為77%。同時學生認為“創新創業實踐類活動不足”的占55%;“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缺乏”的占40%;“教學方法不適用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占40%。由此提示學校要做好頂層設計,提供組織和制度保障;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創業教學水平;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廣泛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和競賽。
3.2.1 做好頂層設計,提供組織和制度保障
創新創業工作涉及到教學、科研、實踐、競賽等多方面,學校一定要做好頂層設計。目前有很多高校非常重視創新創業工作,為了達到 統籌管理的目標,專門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并從人員、場地和經費上給予了充分的保障。為了使創新創業工作得到有效運行,充分調動師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要有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學校應制定包括學分管理、項目管理、競賽活動、孵化基地等一系列的管理辦法。
3.2.2 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能力是高校的責任所在。
學校要將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結合起來,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整個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大一學生中開設創新創業基礎課,作為通識課和必修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充分運用網絡課程資源,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教學。在課程教學中,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帶學生到孵化基地、創業園、科技園等場所進行參觀和實踐,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能力。學生在校期間參與的創新實驗、發表的創新論文、參加創業培訓、申請的專利、參加各類大賽都可以計算學分。
3.2.3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創業教學水平
自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以來,最優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應遵循專職和兼職、校內和校外、專業教師和企業家相結合的原則。目前各高校專職的創業導師基本都是其他專業教師,缺少創業經驗和實踐,因此要加強自身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組織創業教師參加創業知識培訓,鼓勵教師走進企業,多參加創業實踐。其次學校要多聘請校外企業人士、行業專家等擔任外聘教師和創業導師,請專家們到學校來舉辦新形式多樣的交流會、講座和沙龍活動,指導學生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創業項目的挖掘、融資渠道、創業團隊的建設等知識。
創新創業課程教學與其他課程相比學生的參與性要求更高,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如多運用啟發式、討論式和參與式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3.2.4 創設實踐平臺,廣泛提供創業實踐機會
一要通過創業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業活動,營造創新創業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二要積極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通過大賽可以使學生融入到模擬的實戰環境中,接觸到企業投資人,檢驗創業計劃的可行性等;三要建設具有醫學院校特色的創新創業基地,學校為創業團隊提供大力的支持和服務,提高創業項目的孵化成功率;四要加強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扶持政策的宣傳力度及建立企業實踐基地,讓有創業意愿和創新能力的學生到企業開展創業實踐活動。[6]
參考文獻
[1] 倉平,謝旭紅,王立新.大學生創業教育和環境的國際比較研究[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18-20.
[2] 牛長松.英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110.
[3] 鐘秋明.大學生創業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7.
[4] 曹祎遐,司春林.探索新時期大學創業模式——基于復旦創業案例的研究[J].公共行政與人力資源,2011(4):14-22.
[5] 劉敏嵐,胡明山.大學生創業的特點與啟示——基于江西理工大學87個創業案例的分析[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4.35(6):47-51.
[6] 劉星喜,王聰.大學生創業實踐:構建基于真實情境的創業教育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4(6):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