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茗
摘要:安全教育作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高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 其開展的質量與效果對于高校內的安全環境的打造與高校大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十分重要。加強高校安全教育, 是高校實現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是, 目前我國高校安全教育中還存在許多不定因素, 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面對很大的挑戰。因此, 本文著重對高校安全教育的現存問題進行分析, 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校;安全教育;重要性
引言
隨著高校安全教育的深入,影響高校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情況也日益復雜,高校的安全教育與管理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我國高校安全教育起步比較晚,缺少相對成熟的經驗。高校安全管理者只有充分強化安全教育方面的意識,充分理解安全教育如何有效預防校園治安案件以及安全事故發生,創新安全教育工作的相關方法,才能有效的改進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在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 要建立健全學校內部的安全管理制度, 更要采取相應措施約束并監督學生完善安全防范意識,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增強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大學生綜合素質中安全素質不容忽視,安全素質是減少和避免大學生犯罪的有力措施,也是大學生踏出校門后立足于社會的必然要求。在大學期間學習到良好的安全教育,當獨立面對突發的危機和社會復雜的現象時,走向社會的高校畢業生應該表現為沉著冷靜、機智應對,而不會因為安全知識的匱乏感到無知無奈、無所適從。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安全文化的傳播影響大學生的行為、觀念,從而增強大學生的素質,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安全觀,培養他們的安全責任心和安全使命感,最終利用綜合的安全知識為日常工作、生活的安全需要提供幫助。
(二)提升校園安全和諧氛圍
近幾年校園安全事件時有發生,一些危及大學生人身、財產安全以及違法犯罪案件,對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蒙上了一層陰影,也對創建平安和諧校園造成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創建平安和諧校園是當今高校的普遍愿望,平安和諧校園的建設離不開作為校園主體的大學生,而大學生安全意識的強弱、防范能力的高低、法律知識的深淺、安全素質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平安和諧校園的建設。加強高校的安全教育能夠有效減少與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是構建平安和諧校園的重要措施與必要手段。
(三)促進社會前進與穩定
高校是知識、文化和技術傳播的主要基地,高校的穩定對社會的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映射作用。每一個學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涉及億萬家庭的幸福和高校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實施。高校的安全教育有利于加強學生法律觀念,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利因素 。大學生良好的安全意識是維護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動力,把依法治國落到實處,有利于維護國家安全穩定,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標志。
二、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對安全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如今,很多高校沒有將安全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也認識不足, 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安全教育, 對安全防范意識淡薄, 學校開展的安全教育講座不感興趣也不參加,意識不到侵害隨時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高校作為育人的重要基地, 首先應該教會學生如何生存與自我保護,但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對安全教育重視力度不夠,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注重知識、 技能的培養, 輕視安全教育工作。 在這種教育的氛圍下, 安全教育等相關的的素質教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二)高校安全相關的治安工作開展力度不足
近年來,學生上當被騙,學生公寓發生盜竊事件等事件的頻發,對于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就高校治安管理工作來看, 高校安全事件中的大部分都是由于學生疏于防范安全意識較低造成的。高校沒有設置專門的安全教育課,沒有正規的安全教育教材, 學生的安全意識無處建立與提高。當高校的教育轉向開放型后,高校的教育環境越發接近社會環境,學生結構的復雜程度升級,教學形式多樣化,這些變化無疑給高校的治安工作增加許多難度, 傳統的治安工作力度已經無法滿足當今高校安全教育的需求。
(三)高校學生安全意識不高,安全教育知識匱乏
第一,大學生作為學生群體, 沒有充足的社會經驗與閱歷, 不能對復雜的社會現象進行分析處理, 加之大學生的心理素質、靈活應變能力不強, 很難成功地做好自我保護。
第二, 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不強, 許多大學生在待人接物之時沒有防范意識, 很容易相信別人, 這就給一些騙子可乘之機。
第三, 我國高校的擴招政策造成高校學生的整體素質下滑, 學校內部安全性下降。學生間的差異越大, 學生間的矛盾摩擦就越多, 這成為了校園暴利事件的導火線, 也是學生自我防范意識不足的體現。
三、高校安全教育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加強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
做好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保證學生健康成長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安全教育活動的評價重點應注重學生安全意識的建立、基本知識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為的形成,以及學校對安全教育活動的安排、必要的資源配置、實施情況以及實現效果。最后,高校要不斷提高教師開展安全教育工作的水平,以此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依據,切實提高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二)加大高校治安管理力度
首先,加大對學校治安管理的重視,只有學校的治安管理工作力度加強,才能為在校師生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其次,招聘具有高校治安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士負責學校的治安管理工作,加大治安管理人員數量,使學校內部不存在治安管理的死角。最后,加強治安管理設備的投資,為治安管理人員配備有效的通訊工具與交通工具,一旦有惡性事件發生,治安管理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聯系并趕赴現場。
(三)增強學生安全意識
首先,要利用學生們所熟悉的網絡環境,進行安全教育知識的傳播。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法制宣傳,使學生了解現行的法律常識與法制理念,更要對社會或者其它高校的真實安全進行深入剖析,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其次,要組織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講座,在學校教育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請一些具有知名度的社會人士對高校安全事件進行分析,讓學生提高對安全的關注。另外,高校可以開設安全教育課程,安排專業的教育人員,采用正規的安全教育教材,利用專業化的知識來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范與自我保護意識,使學生利用正常的安全思想去規范日常行為,杜絕安全事件的發展。
結語
高校的安全教育不僅關系著學生的個人安全,還關系著學校未來的發展,是高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是否重視安全教育,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標志。高校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通過安全教育的滲透作用, 使師生實現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會安全”遷移。讓大學生在校園安全文化氛圍的熏陶下,獲得正確的安全防范知識,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養成正確的安全行為習慣。本文提出提高高校安全教育質量的方法,旨在加強高校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視,將學校的發展與師生的發展作為安全教育的出發點,規范安全教育模式,提高安全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國強.高等職業院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探析[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 社會科學版 ),2013,(4):144-146.
[2]張涵.加強高校安全教育的思考與探索[J].學理論,2011,(12):282-283.
[3]張平.大學生對社會實踐認識的誤區及其對策探討[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7(6):160-162.
[4]郭惠,張麗芳,匡德花.高校安全工作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2,(4):115-117.
[5]陸錦沖.關于高校安全教育新內容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3(4):11-12.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重慶 4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