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鑫
摘 要:
網絡購物中的刷單行為構成欺詐宣傳、商譽詆毀、財產侵犯違法行為,給消費者、合法商家、電商平臺乃至整個電子商務產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必須給予約束與規制。文章首先對網絡購物中刷單行為的類型進行簡要介紹,繼而重點分析網購中刷單行為的法律界定及危害。鑒于此,結合我國網絡購物的發展情況與法律體系的實際情況,提出堅持構建多元化主體防治網絡購物刷單行為體系、加速完善電子商務稅收體系與社會征信體系建設、提升電子商務平臺防治作用與快遞物流監管效能等三類政策,力爭對網絡購物的刷單行為進行約束與規制,真正促進我國電子商務健康、穩健、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網絡購物;刷單行為;法律規則;對策研究
一、前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與廣泛普及,電子商務逐步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購物方式,但隨著電商平臺競爭日趨激烈,網絡購物刷單行為日益普遍,給遵紀守法的消費者、電商平臺及商家帶來負面影響與權益損害。目前,網絡刷單行為主要分為三個種類,具體包括:第一類為提升影響力的欺詐宣傳類刷單行為;第二類為降低對手影響力的商譽詆毀類刷單行為;第三類為通過對商家或平臺的活動漏洞進行套利刷單行為。每一類刷單行為,都對電子商務產業的競爭帶來負面影響,并嚴重損害守法消費者、守法商家、合規平臺的合理權益,必須予以抑制與規范,以期實現我國電子商務產業健康、穩健、可持續發展。文章對網絡購物中刷單行為的類型進行簡要介紹,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網購中刷單行為的法律界定及危害,最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對刷單行為的法律規制對策,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和較強的實踐意義。
二、網絡購物中刷單行為的法律界定及危害探析
(一)欺詐宣傳類刷單行為的法律界定及危害
如前所述,第一類網絡購物刷單行為是為了提升影響力的欺詐宣傳類刷單行為,這也是目前網絡購物中最普遍、最常見、危害最大的刷單行為,其核心原理是通過組織刷客大批量的對某網店的商品進行虛假購買或者虛假評價,使得該網店的商品銷量靠前、好評極多、影響力增大,從而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最終在網絡購物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其法律構成要件為:主體是選擇刷單的網店經營者與提供刷單服務的刷客,主觀方面是有非法通過刷好評提升目標網店信譽的故意,客體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與守法商家公平競爭的權利,客觀方面為有通過刷單損害其他商家競爭力的行為,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以及競爭商家的公平競爭權利受到侵害。目前,法律界對于電商平臺或配合刷客寄送空包的行為是否納入構成要件還存在爭議,為簡化分析,本文在此不再贅述。此類刷單行為可能會被不法網店經營者利用,將劣質產品或三無產品及服務銷售出去,損害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并影響了那些遵紀守法網店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久而久之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困境,使得消費者不信賴網絡購物,守法商家也不愿意進行線上銷售布局,最終使得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商譽詆毀類刷單行為的法律界定及危害
第二類刷單行為是為降低對手影響力的商譽詆毀類刷單行為,雖然這種刷單行為比較少見,但是其破壞力大,影響面廣,對受害者的影響極大,其核心原理是通過組織刷客大批量的對和自己有競爭關系的網店進行不符合事實的負面評價,由此降低競爭對手的網店信譽與產品評價,最終損害對手的競爭力來獲取自己的不當得利。其法律構成要件為:主體是選擇刷單的網店經營者與提供刷單服務的刷客,主體方面是有非法通過刷好評貶低目標網店或對手信譽的故意,客體是侵犯了遵紀守法商家的名譽權及財產權,客觀方面是有非法通過刷單損害目標商家或競爭對手聲譽的行為,如大量給予惡意差評,使得目標網店或競爭者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從而受到損失。此類刷單行為的危害是擾亂市場公平競爭氛圍,通過虛構交易、捏造事實、散布謠言來損害競爭者的商業信譽、產品聲譽,不僅違反其余電商平臺的合同約定,也對被侵害的商家造成不正當競爭行為,這在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第十四條和《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第十九條有明確的規定,必須予以嚴懲。
(三)財產侵犯類刷單行為的法律界定及危害
第三類刷單行為是通過對商家或平臺活動的漏洞進行套利刷單的行為,該類刷單行為主要目的是為了直接的獲得不當得利,出現這類刷單行為也是由于當前網絡銷售中,大量的商家為了爭奪線上流量采取現金補貼來吸引消費者,從而給予了不發分子以可乘之機,其核心原理為利用網絡購物活動中商家或平臺給予的補貼漏洞,虛假構建交易,最終來獲得套現,如著名的滴滴出行刷單套現案、淘寶返利刷單套現案,均是此類刷單行為。其主體是選擇刷單的網店經營者與提供刷單服務的刷客,主體方面有非法通過刷單行為占有他人財產的故意,客體是侵犯了合法商家的財產所有權,客觀方面有非法通過欺騙占有網絡商家財務的行為,如刷單套現,且數額較大,使合法商家失去了對其財務的控制。《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明確規定“捏造并散步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信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財產侵犯類刷單行為的核心危害,是對商家的合法財產權進行了侵害,并且也會對消費者造成一定的誤導,必須進行合法規制。
三、網絡購物中刷單行為法律規制對策研究
(一)堅持構建多元化主體防治網絡購物刷單行為體系
堅持構建多元化主體防治網絡購物刷單行為體系是對網絡購物中刷單行為進行法律規制的基礎與前提。立法部門要加快完善并細化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網絡交易管理辦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刑法》等法典中關于刷單行為規制的法律條文,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真正實現在執法過程中有法可依,如《刑法》中第二百二十一條關于“重大損失”的定義非常模糊,這樣就給予了執法人員較大的法律自由裁量權,不利于對于刷單行為的合法規制;監管部門要加大對刷單行為的監管力度,豐富監管手段,提高監管頻次,提升對刷單行為的實效性;電商平臺要完善對于刷單行為的網店和第三方的約束機制,并且通過技術手段對刷單行為進行監控;消費者要提高自己的信息辨別能力,也要遵守網絡購物規則,不刷單,不惡意差評,不惡意套現;通過市場各方主體多管齊下的防治手段,真正約束當前猖獗的刷單行為。
(二)加速完善電子商務稅收體系與社會征信體系建設
加速完善電子商務稅收體系與社會征信體系建設是對網絡購物中刷單行為進行法律規制的重點。稅務部門應該進一步完善我國電子商務的稅收制度,通過對網絡交易進行合理征稅來避免刷客進行虛假交易,提高刷單行為的成本,這是國外抑制刷客進行刷單的實踐經驗,我們應該予以借鑒;與此同時,我們應該進一步倡導網絡購物使用電子發票制度,從而在源頭上限制了網絡交易逃避稅收的不法行為,也將封堵了刷客們虛假交易的行為可能。更為重要的是,我國要加快建立社會征信體系建設,通過對刷客行為、刷單網店、刷單平臺進行非法刷單記錄,降低其征信,限制其進行網絡交易,直接提升刷單行為的違法成本,對刷單網店及刷客形成較強的威懾力。
(三)提升電子商務平臺防治作用與快遞物流監管效能
提升電子商務平臺防治作用與快遞物流監管效能是對網絡購物中刷單行為進行法律規制的必要補充。一方面,必須發揮電商平臺在限制網店及刷客們刷單行為方面的核心作用,要求電商平臺必須對刷單行為進行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懲戒,形成綜合化、多層次、可操作的刷單行為防治體系,真正發揮電商平臺對刷單行為的防治作用,提升刷單行為的實效性與時效性,其中要進一步明確《網絡交易管理辦法》中關于電商平臺監控、防治、懲處刷單行為的責任,真正提升電商平臺約束刷單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電商平臺還需配合并監督快遞物流企業在網絡交易的各種行為,督促快遞公司禁止代發空包,不配合刷客進行刷單,從而實現在交易機制上對刷客行為的有效規制。特別要指出來的是,我國《快遞暫行條例》要加入關于通過代發空包來刷單獲利行為的約束與懲罰,真正實現對快遞企業參與刷單行為的法律規制。
[參考文獻]
[1]王博勛.完善法律責任體系,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J].中國人大.2017(05)
[2]王卓.《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法律責任的比較及其借鑒[J].當代法學.2002(09)
[3]滕亞為,崔夢豪.網絡購物中“好評返現”行為的法律規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3)
[4]馬一德.虛假宣傳構成欺詐之認定[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4(06)
[5]周文峰,謝剛.網絡“刷單”引發的治安問題及其治理對策[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7(01)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法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