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明華
摘要: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如果數學課堂的氛圍過于沉悶,那么學生在上課時將會更容易出現走神、交頭接耳、看課外書、玩手機等問題。要想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就需要教師能夠借助各式各樣的手段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氛圍;有趣;活躍
一、營造出融洽的學習氛圍
課堂氛圍的營造是至關重要的,這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教學資源和小學要素,同時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推動力。如果數學課堂的氛圍不夠好,那么將會極大降低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足夠重視課堂氛圍的營造。
例如,在教學有關圓柱和圓柱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進行教學,學生要認真回憶自己見過的圓柱和圓錐物體。教師提出一些帶有探究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學生認真地思考和分析。無論學生的回答是否正確,教師都需要肯定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態度,然后再與學生一同分析答案是否正確,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多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要帶有足夠的耐心和耐心,要平易近人,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感和親近感。這樣的方式能夠營造出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建立有趣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能夠將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的理念真正落實到位,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如今,教師可以創設的教學情境有很多種類型,例如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等,這些情境能夠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形象與生動,減少數學知識的枯燥性和抽象性,學生也能夠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
例如,在教學有關負數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能夠在熟悉的環境中充分了解負數的概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跟著家人一起觀看天氣預報,教師可以在上課時借助多媒體播放天氣預報的視頻片段,學生需要認真地去觀看。之后,教師就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認真思考這些地區的溫度除了數字存在區別外,還有哪些地方存在差別?學生會認真回想觀看的視頻,然后圍繞著不同之處展開分析和研究,發現有的數字前邊沒有符號,但是有些數字前邊有一個減號。之后教師就要引入負數的概念和知識點,使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中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三、舉辦生動的教學活動
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想創設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就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從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創設有趣的教學活動,或者利用游戲展開教學,使全體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在有趣的教學活動或游戲中釋放自己的天性,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互動中真正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有趣的游戲和教學活動,并與學生一起參與其中,同時還要讓學生遵守相應的規則,學會與他人配合共同實現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學有關倍數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句型倍數游戲。如學生需要找到3的倍數,全班學生需要按照自己的座位進行報數,如果自己的座位號不是3的倍數,那么就需要說出原本的數字;如果自己的座位號是3的倍數,那么就需要拍一下手。如果學生沒有拍手,或者拍錯手了,那么就要接受懲罰。既可以唱一首歌,也可以講個故事、笑話等。
四、合作探究互動學習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重視學生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要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因而,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的教學模式,借此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具有較強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需要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這些任務。例如,在教學有關四則運算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去設計問題,然后去提問自己的同桌,并進行題目的評改。當出現問題后,雙方要共同研究和分析。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還能夠實現學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學習能力的同步提升。
五、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
很多學生都認為數學的學習是十分困難的,在做題時也常常會出現很多錯誤,而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教師需要讓學生學會正視這些錯誤,勇敢地面對這些問題,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小學時期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差,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多多鼓勵學生,要全面、客觀的評價學生,盡可能減少負面情緒給學生帶來的消極影響。
例如,在教學有關對稱等方面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開展“剪一剪”的活動,學生要發揮出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針對較為優秀的裁剪作品,教師要給予肯定和鼓勵;針對相對較差的裁剪作品,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要肯定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參與精神,要與學生一起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
六、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想讓學生能夠牢牢掌握數學知識,就需要構建出一個快樂、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需要找到構建良好氛圍的“催化劑”,充分利用游戲、教學情境、小組合作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帶著積極樂觀的情緒了解、學習并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