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慧 孫娜
【摘要】小學階段數學教學工作,不僅要教學生基礎的數學知識,更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日后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關注到學生的動腦多思、勤學好問、學習興趣以及閱讀教材等多樣的習慣,能夠推動學生羅輯思維成長,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奠定基礎。本文即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現狀,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做出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 良好習慣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155-01
小學數學學科相對于其它學科有著獨特之處,需要極強的羅輯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態度,也需要學生對生活中遇到的圖形、數字有一定的敏感,這不似日常交流用的語言般自然。在小學階段展開數學教學,需要關注到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為學生奠定扎實的學習基礎。本文即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展開討論,以期為日后教學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對于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的關注,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工作順利展開的關鍵。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開始階段,承擔著啟蒙的意義,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關注到數學學科本身,帶領學生尋找數學學習中的樂趣。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投學生所好,將學生的生活帶入到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與生活如此近,以數學的視角去觀察生活會有別樣的收獲,拉近數學與生活、數學與學生的距離。在教學組織形式上,教師可以嘗試將游戲教學、探究教學等豐富的形式帶入到課堂中,使學生真正的參與其中的學習,而不是單純的聽教師講解。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堂教學始終是當前數學教育的主體,由此,在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前提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傾聽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是否認真聽講,進而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關注課堂、注意聽講。在小學階段,孩子開始正式進入到校園的學習中,兒童多動情況經常發生,已經成為小學教育中面臨的一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時刻關注到學生在課堂的反應,及時進行調整,關注到引導學生認真聽講,并且進而引導學生將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思考中。除此之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能進一步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為學生創設一些實踐的機會,在求三角形內角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帶著尺子親自量一量;講排列組合的時候可以在班級站隊的時候實際嘗試一下。在數學課堂為學生創設一些小組合作的機會,能夠進一步的推動學生進行學習,養成實踐探究的好習慣[1]。在數學學習中,學生會碰到大量的數學題目。這就涉及到數學解題習慣的培養。一些學生看上去比較聰明,他們可以很快地理解教師講解的數學解題思路和方法,很多時候并不需要在理解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到了真正考試中,或者在平時的測試練習中,他們的解題正確率會比較低。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大多是學生的解題習慣不好,他們在解題中,審題比較籠統,沒有關注到關鍵的參數和數據。同時在解題中,可能出現筆記潦草或者缺乏演算的問題。這種不好的解題習慣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解題正確率。對于教師來說,需要引導學生虛心學習,不能滿足于小小的成果。一方面需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需要糾正自己的不良解題習慣,持續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動腦多思的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動腦所思的習慣。很多數學題目并不止一種解決方法,只要進一步挖掘就能有新的思路,培養學生動腦多思的習慣,鼓勵學生思考,為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擴展思維等思維方式,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數學學科已經明確的提出了擴散思維的要求,在數學題目設計的過程中,也會刻意的出現問題一致條件不同的、條件一致求解不同等的情況。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尋找到解題的不一樣思路。在課堂中,針對學生提出的觀點不急于否定,而是要按照學生的心理進行分析,將其引入到正確而系統的解題思路中[2]。
四、培養學生閱讀課本的習慣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除了大量的練習題目之外,還要描述嚴謹的概念。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準確的記住并且理解這些概念,由此閱讀課本,能夠關注到課本內容是學生應當養成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課本閱讀習慣,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其一,小學階段學生的語言基礎薄弱,需要通過對閱讀教材來熟悉數學的專業術語等;其二,在很多小學階段學生會面臨“馬虎”的問題,在測驗中頻頻因此丟分,因“馬虎”失分的情況,例如在解題時將“大于”看成“小于”,將“不大于”看作“大于”等,這些看似因為學生不細心造成的問題,實際上只要認真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有效避免,這也是需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關注的[3]。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全面推進教學的發展,避免因學習習慣的不良導致的落后以及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喪失。在小學階段,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性,需要良好的習慣作為基礎支撐,最終實現教學的全面突破,這也要求教師能夠更多的關注到學生本身,而不是單純的教學知識,從學生的角度入手展開教學,才能全面推動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德江.好習慣,系培養——淺談小學數學的好習慣培養[J].教育界,2015(11):110.
[2]陽介儒.淺談小學數學習慣培養[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4(3):61—62.
[3]韓立敏.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中外教學研究,2008(1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