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工作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應進行合理的研究與分析,并創建現代化的管控機制與體系,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力度,保證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促進教育工作的升級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創新創業人才 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240-02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需創建良好的教育環境,科學設置課程模式,加大實訓體系的建設力度,確保在新時期發展的背景下,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優秀人才,滿足當前的實際發展需求。
一、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必要性分析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很多新技術已經滲透到建筑行業,在新政策與新技術的支持下,建筑行業面臨著新的發展趨勢,轉型升級屬于必然趨勢。為了促進建筑行業的良好發展,國家開始重視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將專業教學與建筑轉型升級聯系在一起,以就業作為導向,培養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創建技能型的人才模式,有利于促進建筑行業的良好發展與進步。因此,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中,需將互聯網作為基礎,明確專業學生與課程知識的優勢,根據時代與社會的發展需求,引導學生學習新技術,融入到新的領域中,在人才培養中創建現代化的教育機制,重點關注創新創新人才的培育,以此促進國家建筑行業的良好發展,充分落實當前的戰略機制[1]。
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措施
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應重點關注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工作,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與模式,確保在合理教學中,創新整體工作方式與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具體措施為:
(一)營造良好的環境
當前部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在畢業后集中在建筑業的自主創業,但是,有很多畢業生在創業三年之內會參與創業,選擇了全職工作,可以看出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創業較為艱難,會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出現創業失敗的現象,主要因素就是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低,不能更好的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因此學校需給予學生正確引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創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為其樹立正確觀念,在鼓勵學生學習創新創業實踐方式的情況下,為其制定針對性的規劃方案,并形成良好的發展機制,滿足當前的教育要求[2]。
(二)合理設置課程模式
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育中,需制定完善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并納入整體規劃中,遵循工學結合的原則,將創建項目作為教育指導,將教學、實踐與學習等融合在一起。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需對其思維進行合理的訓練,并創設專業化的課程體系,將心理健康課程、就業指導課程作為必修科目,并開設社交禮儀類型、人際溝通類型、團隊合作類型、社會適應能力類型與語言表達能力類型的訓練課程,將其作為選修體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幫助。同時,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課程的設置意見,例如: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提出開設動態網站制作類型與電子表格制作類型的課程,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創建現代化與先進性的教育發展模式。在分析中還需結合建筑行業的人才需求,將專業初始崗位設定成為施工人員、質量管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與資料管理人員等,然后設置關于建筑材料、識圖繪圖、建筑構造與施工技術等方面的課程,引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還需針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創建專業化的課程興趣小組,將建筑工程工作流程作為基礎設計脈絡圖,以崗位工作內容與典型項目作為課程設計的載體,在實施項目的時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操作與語言溝通交流,勤于動腦思考,敢于針對學習內容進行創新。在項目教學中還需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形成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期間將其應用在實踐操作中,在競爭教學與團隊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與能力,使得學生在項目操作中得到一定成就,提升自信心,鍛煉心理素養[3]。
(三)建設完善的實訓教學體系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設中應遵循職業發展規律,也就是職業新成員、準成員與正視成員的成長歷程,由簡到繁分階段的針對實訓教學體系進行設計。對于實訓體系而言其中需要包含素質能力、專項能力、綜合能力等內容。對于素質能力類型的訓練而言,主要實現學生勞動與實踐技能的提升。對于專項能力而言,主要培養學生施工圖紙識別與讀取能力、工程施工方案理解能力、施工資料管理能力等。對于綜合能力而言,就是引導學生進行定(頂)崗實習,總結豐富的崗位工作經驗,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通常情況下,實訓教學需將學生氛圍(分為)幾個小組,完成實訓任務,設置具備趣味性的操作項目,使得學生在參與中可實現創新思維的良好訓練,提升創新能力。在分組實訓工作中要求組內成員能夠相互合作,在合理溝通與交流的情況下進行創新,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在此期間教師可以針對實踐項目進行合理設計,總結豐富的經驗,將技術科學使用在理論體系中,以便于創建教學實踐方案,將生產與教學融合在一起,以此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創新能力的培養效果[4]。
(四)制定完善的考核體系
在教學項目中可通過科學方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思維,為了更好的明確教學效果,針對教育方案進行改進,應將考核評價作為主要的內容,形成良好的考核機制,以便于得到準確的結論。當前,很多(院校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在設置考核評價體系的時候,過于重視崗位與實訓課程的評價,分數占有51%左右,此類單一考核方式不利于明確學生的創新創業學習情況,因此,學校需針對考核方式進行創新,提升其靈活性,例如:建立口試體系、實踐操作體系、成果評價體系與論文撰寫體系等,針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資料學習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等進行科學的考核。為了促進評價工作的良好實施,可以在教師考核的基礎上,創建學生相互之間的評價體系,還可以由企業對學生的實訓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明確學生的崗位能力與特點,以便于制定完善的規劃設計方案,形成良好的控制體系,營造創新創業氛圍[5]。
(五)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應建設高素質教師人才隊伍,培養專業素質較高的教師人才,以便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機制與模式。在此期間需保證教師具備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為學生樹立榜樣,給予學生正確指導。一方面,可引導教師進行企業掛職訓練,另一方面,可聘用企業優秀工作人員到學校中教學[6]。
結語: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工作中,教師需重點關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與體系,明確各方面教育工作內容與要求,確保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下,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婷.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拓展教育培養模式研究[J].魅力中國,2017(12):177.
[2]朱曉軒,喬晨旭,于英,等.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的研究與探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2):16-17.
[3]虞絲竹.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9):290.
[4]彭康華,肖萍,李震陽.校企協同育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以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試點項目為例[J].工程技術研究,2017(2):229-230,243.
[5]昌永紅.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7(3):116-117.
[6]陳園園.現代學徒制與創新創業教育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深度融合[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8-10.
作者簡介:
馬桂珍(1972-),女(回族),青海民和縣人,副教授,大學本科,主要研究為結構工程、工程抗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