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龍
【摘要】當下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調整,課堂教學時間相對以前來說有所減少。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要針對語文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目標,采取針對性的策略,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討論環節是尤為關鍵的,是老師與學生良好互動的基礎。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突出課堂討論環節,充分發揮課堂討論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 討論教學 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044-02
要想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就要在語文課堂上增加課堂討論的時間,課堂討論可以很好地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目前在我國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不愿意回答老師問題的現象。通過課堂討論環節,就可以很好的改變這一現狀。對于學生來說,良好的課堂互動是尤為重要的,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也能增強學生對語文課文的理解。接下來對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討論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課堂討論環節存在問題的分析
1.1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
目前大部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為目的,側重的是對學生考試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人文教學是尤為重要的,通過課堂討論環節,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人文知識儲備量,也能提高學生語文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課堂討論環節。
1.2小組討論環節不夠合理
目前很多老師都是通過小組討論環節,來進行語文課堂課堂討論。但是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之間討論效率低。甚至很多學生在課堂討論環節,會與其他學生交頭接耳,討論一些課后的話題。從而導致了語文課堂中課堂討論效率低下,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分工不明確,討論沒有一定的組織秩序。
2.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課堂討論教學策略分析
2.1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視
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具備了語文學習的基本能力,因為語文學習較為簡單,從而忽視了語文學習。這主要是由于學生還沒有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在當今時代下,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在日后找到更為合適的工作。而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語文學習來實現的,因此學生要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要通過語文學習,來提高自身基本素質。
2.2培養學生的探究心理
在語文教學中,探究心理是尤為重要的。倘若學生具有良好的探究心理,會對語文知識保持一定的好奇心。這樣一來,也會激勵學生主動去學習語文知識。因此,語文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環節之前,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心理。我在教學過程中,會讓學生先研讀課文,然后再對課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組探究。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帶有目的性的去討論問題,也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從而能夠很好的實現語文課堂討論環節教學效率的提高。
2.3建立合適的課堂討論機制
在語文課堂討論環節中,要想更好的提高討論效率,就需要形成一定的制度,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制約。目前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普遍存在著討論環節,學生交頭接耳,學習效率較差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會以明確的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倘若在課堂討論環節,發現學生存在交頭接耳現象,我會對其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并對相關的學習小組進行業懲罰,這樣就能很好的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覺性,能通過學習小組來約束學生。
2.4建立科學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
在課堂討論環節中,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的。目前在很多學校中都推行的高效課堂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式學習。我在課堂教學中很好的借助了這一模式,通過將班級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組織他們進行語文課堂上的課堂討論。這樣一來,可以很好地提高課堂討論的有效性。在分組的過程中,老師要將成績好與成績差的學生進行有效結合。要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帶動性作用。
3.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討論環節是尤為重要的,目前普遍存在初中語文課堂,學生在課堂討論中容易出小差的現象。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強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完善對學生討論環節的管理。
參考文獻:
[1]張曉黎. 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中的有效討論法[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C].
[2]白榮.適時引導學生開展課堂討論,構建愉悅課堂氛圍[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
[3]劉軍霞. 用討論激活語文課堂教學[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