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林
【摘要】近幾年來,基礎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本文主要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并且探索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062-02
在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非常重要,是一項基礎的教育課程。作為語文教師必須發現并解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否則不能更好地完成具體的教學目標,更不能推進課堂教學的深入和發展。因此,解決這些教學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一、教學環節不夠簡化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教學環節不夠簡化。通常情況之下,一堂語文課涉及到很多的環節,導致大部分的知識點沒有進行比較深刻的研究和分析。因此,語文教學效果不佳。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起詳略得當的觀念,同樣在教學過程當中也要把握重點,詳略得當。語文教學本身涉及到的內容非常豐富,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對教學過程有所簡化突出重點,教會學生真正的知識,并且教會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問題的設計不系統
一些小學語文教師為了營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當中,通常設計很多的問題,這種思想是非常積極向上的。但是,如果設計的問題過多,并且不夠系統化,就會導致一系列教學問題的產生。根據目前情況來看,一些語文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當中不能夠連貫合理,因此所設計的問題也存在較大不足。語文問題的設計應該有效地引發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而不是僅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當中問題的提出并不一定是教師,學生也可以在學習過程當中提出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問題。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更符合自身的學習狀況以及思維發展特點,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三、教師的專業素養問題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問題。一些語文教師不能夠注意到自身的不足之處,不能夠正確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導致沒有足夠的專業素養。于是便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教學效果,進而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師應該以一種嚴肅的態度,正確認識自身的不足。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和專業素養。同時要注重自身的學習,不斷地積累經驗,這樣才能夠勝任教育教學。要通過學習不同方面的內容厚積薄發,在課堂教學當中能夠胸有成竹,上好每一節語文課。
四、文本被架空問題
伴隨課程改革不斷的深入推進,小學語文課本選用的課文也更加貼近時代與生活,幾乎涉及到了生活各個方面的內容。在學習一些課文的時候,應該明確學習重點,品味文章當中出現的優美語言,并且不斷地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其中包括不斷地朗讀和背誦,大多數語文老師在教授課文的過程當中并沒有注重誦讀,選擇其他的學習方式,這就導致學生不夠了解文本。在沒有經過熟讀的情況下,沒有辦法真正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出現語文教學脫離文本,文本被架空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必須注重學生的誦讀,讓學生真正理解課文的內涵,這樣學生才能夠理解其中的道理,產生更加良好的學習效果。否則,學生在學習之后并沒有深刻的記憶。除此之外,一些教師在運用課外知識的過程當中,沒有注重內容的多少,導致過多的課外知識進入到課堂當中,反而忽視了文本自身的內容。
五、思維方式問題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存在著思維方式的練習問題。中國人的思維,受到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影響,一些語文教師在處理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追求統一的答案,并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并且,有學生提出其他解決方式的時候,一些語文教師將會引導學生的答案以靠近“標準答案”,并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差異性。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找到不同的方式。在提出語文問題之后,應該給學生討論的時間,當學生有不同的答案時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不要標榜唯一的標準答案,而使學生的思維程式僵化,這樣能夠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不斷的總結教學經驗,解決實際問題,才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魏振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J].吉林教育:綜合,2015(16).
[2]郭娟娟.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新課程·上旬,2016(8).
[3]梁淑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