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紅
摘 要:新媒體不同于傳統媒體的發展路徑,主要具有以數字網絡技術為核心、以互聯網為渠道、以無線移動設備為終端、以個人為中心的特點。當前,受到大眾的青睞,新媒體的影響已經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借助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不同學科交叉發展的需要,又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路徑上的創新。為此,本文主要對新媒體時代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挑戰及措施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當下,研究在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新挑戰,探索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在實踐與總結中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的向前發展,對于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繼續奮發圖強,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具有重要意義。
1 新媒體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新媒體的概念是相比電視、電影、書刊、廣播等常規媒體形式而言的基于網絡科技、移動通訊科技、數碼科技等新型科技而給予大家訊息服務的新穎媒體。新媒體擁有多種形式主要包含有手機短訊、微博、互聯網電游、模擬社區、互聯網刊物、便攜式電話等。這里面有些可歸為新穎媒體,另一些則是新型訊息服務模式、新型媒體軟硬件。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發生相應的變化。在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新媒體的作用如下:
1)廣大職工通過運用新媒體獲取信息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在技術的推動下,信息的發展傳播速度早已超過最初發展時期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平臺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最為有效、最為便捷的方式。隨著智能電子設備的普及,移動終端早已不再是奢侈品。作為廣大青年職工,是移動互聯網中最為活躍的分子。在新媒體時代,員工表達自己思想觀念的路徑增多,而不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去探索。溝通渠道的不斷完善,對于我們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了人性化的特點。
2)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更多。無論是在專業知識的終端系統,還是在微博、微信等軟件上,對于廣大的員工來說,各種各樣的知識都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來獲取。多種學習資源的提供,也避免了“一概而論”的學習模式。這種簡單、方便、快捷的學習模式,為職工提供了隨時隨地學習的可能。這樣就使得傳統的被動學習轉變成了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但是,這就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戰,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勢在必行。
3)提供了更加廣泛的情感表達價值溝通平臺。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發生相應的變化。在新媒體時代,人們能夠通過互聯網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及看法,公民的政治參與更加便捷。對職工來說,能夠更好的了解世界,更好的與外界展開溝通與交流。在新媒體技術下,職工之間進行交流更加方便,增強了彼此之間的凝聚力,優秀的價值觀念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影響到廣大職工,從而帶動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開展。
4)新媒體給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影響。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新媒體更加的自由、開放,但也正是因為這些,一些不法分子會利用新媒體傳播負能量,而廣大職工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又缺乏辨別,這就給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挑戰。
2 新媒體時代企業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1)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面臨挑戰。隨著人們溝通交流方式的轉變,以及主體間性哲學概念的興起,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成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興領域。著名學者張耀燦將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為:“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主體——主體和主體——客體這兩種關系的統一,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所謂的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間性愈發凸顯。如何利用新媒體開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由單向灌輸向雙向互動轉變,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一項巨大挑戰。
2)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背景面臨變化。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在時間、空間和內容上都處于“無屏障”狀態,其中信息發布的匿名性和相關法制建設不完善,更是導致新媒體時代信息的無序發展,人們從新媒體上獲取信息具有隨意性和難以控制性,很多不良信息給傳統觀念和道德思想帶來了嚴重挑戰,甚至在社會生活中產生了不良影響。
3)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面臨改革。打破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利用新媒體與受教育者進行平等自由的溝通交流,從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等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全新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堅持與時俱進,熟悉新興媒體,更新現有觀念,改革工作方式,改進工作思路,提高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是迎接新媒體時代挑戰的必然要求。
3 新媒體時代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措施
1)堅持工作的創新性。新媒體的出現是科技不斷進步的產物。不同于強調“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信息傳遞出去”的傳統媒體,新媒體則更加注重于“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的交流與互動”。這就要求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新理解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現代傳播學相關原理,依托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將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結合起來,探索新舊結合、虛實統一的工作新思路,從而使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務。
2)促進工作的專業性。新媒體時代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真正實現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必須不斷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方的素質,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實現與新媒體時代發展變化相適應,需要選拔出一批新媒體開發應用傳播等方面的專業人員充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人才儲備,從而打造出一支既能夠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又能夠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規律的核心隊伍,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形勢下取得更大的突破和進展。
3)加強工作的導向性。新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把新媒體的教育功能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來,將新媒體環境下的輿論陣地、學習陣地和生活娛樂陣地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切入點,不斷創新,積極整合新媒體的優勢資源,建立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用先進的主流文化占領網絡陣地,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輿論氛圍,傳播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宣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新媒體服務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從而加強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建設。
4)提高工作的實效性。新媒體時代,信息的無序發展和不良信息的泛濫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一系列的嚴峻挑戰。為此,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管理,提高對新興媒介的信息監控,是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完善自身的媒介素質,利用新媒體這個平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通過與受教育者在新興媒介上的互動交流及時發現受教育者存在的思想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切實的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監管機制,實現新媒體信息監控的實效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當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內容,方法和理念等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挑戰。面對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們要全面把握新媒體的特性,充分發揮新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獨特優勢,開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祝桂珍.網絡媒體時代思想教育的價值生成與實現[J].赤子(上中旬).2016(21)
[2]李永生.新媒體時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研究[J].中外企業家. 2016(11)
[3]馮穎龍. 新媒體時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