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劍
【摘要】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本文通過分析當代大學生思想狀態存在的問題,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新時代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新時代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加強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079-01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為祖國培養未來的接班人。
1.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態特征與原因分析
當代大學生都是以90后為主要群體,是個性鮮明、集體觀念薄弱、價值觀多元化、價值取向扭曲的年輕一代。其思想狀態與成長環境、價值觀選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嚴峻的考驗。主要特征包括:
(1)個性鮮明,集體觀念薄弱
當代大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對人生和社會問題進行思考,有個人獨到的見解。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與空間不拘泥于傳統,有鮮明的個人與時代色彩。由于個性鮮明,導致當代大學生往往以個人為中心,導致組織性、紀律性比較怠慢,與人合作的意識不足,集體觀念薄弱。
(2)價值觀多元化,價值取向扭曲
21世紀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大學生在價值觀的選擇上也是多元化。但價值觀多元化帶來的是理想信念的不堅定,容易造成價值取向的扭曲。少數大學生出現重視眼前利益而忽視了理想追求,更有少數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的影響,價值取向產生偏差與扭曲。
當代大學生思想狀態特征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成長環境相對優越
當代大學生絕大部分都是計劃生育政策下的獨生子女,其成長條件相對優越,對自身要求不嚴格,自律性較差,是造成個性鮮明、以自我為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
(2)多元文化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互聯網和多媒體的開放,西方文化進入我國,對高校造成重大的沖擊。以日韓文化為代表的娛樂文化席卷各大高校,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挑戰和沖擊。更有甚者受其影響,導致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造成價值觀的偏差與扭曲。
2.新時代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根據一定社會的教育要求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規律,對其有目的的施加教育影響,并通過大學生心理內部矛盾,使其養成符合一定社會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養”。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緊密聯系新時代的號召,培養思想和品德與新時代相適應的當代大學生。
(1)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主要指教育內容的政治性以及人們言行中的政治立場,它源于政治”。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灌輸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高校履行政治責任、服務國家、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基礎性工作。
(2)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時代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命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明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務,培養新時代發展亟需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大學生。
(3)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領性
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高度開放的世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價值觀引領作用。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學生的思想與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切實增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心和認同感,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3.新時代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必須履行政治責任,也是為了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內在需要,因此高校必須在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上作出相應的調整,以更好地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建立科學工程,完善管理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貫穿于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各方面,因此需要建立科學、完善的教育與管理制度,落實相關責任。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由黨委牽頭,落實到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從組織管理、師資隊伍、運行體系和考核方式等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
(2)緊跟黨的步伐,豐富授課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和時代性,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必須緊跟黨的步伐,把我黨最新的路線、方針、政策灌輸給學生。在現階段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重要內容,引領全體學生與黨和國家保持密切的聯系。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等豐富授課方式,以更為富有吸引力的方式讓學生投入其中。
(3)利用傳統文化,促進思想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因此,文化自信是推進國家繁榮富強、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把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融入到教學當中,是培育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是增強學生愛國、愛黨的重要途徑,促進思想引領。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性工作。高校應該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創新授課方式,創新管理模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趙宏.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義[J]. 淮海工學院學報,2017(8):20-23.
[2]季衛兵,劉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浸潤式”教學及其呈現[J].中國高等教育,2017(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