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俊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本教育逐漸融入到如今的教學當中。生本教育與傳統的師本教育不同,這是一種專門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語文又是我們生活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小學階段又是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階段,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在閱讀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學策略改進措施。
【關鍵詞】生本教育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103-02
我國教育領域的改革正在嘗試階段,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大多數的老師在其傳道受業的過程中往往會將自己的思想、理念貫穿于課堂教學,老師們開始注重學生的學生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相信學生的主題能力等,也開始注意對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有了生本理念的來世,才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一、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不注重語文閱讀
教師一般在課堂上不會針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出專門的教學計劃,而是為了節省課堂時間和提高學生的閱讀成績而做出針對閱讀技巧的教學,很少會讓學生進行閱讀的積累,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受到限制,無法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2.教學過程過于單一
很多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只會針對閱讀題目的部分技巧做出相關的教學安排,一般形式是講授,很少使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影響學生的課堂體驗以及教師的教學效率。
3.傳統思想的禁錮
新課程改革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老師們固有的傳統教學思想已經得到極大的改善,但傳統的思想已經流傳了幾十年,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識根本無法徹底得到更正。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之前的思想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學生的發展需求,一直在禁錮著學生的全面提高。
二、生本理念下的教學策略改進
1.營造新型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老師應該為學生的發展制造一個新型的課堂關系,創造師生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樣才更有助于學生閱讀水平和課堂效率的提高。在當前課改對新型教學關系的要求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應該得到相應的改善。
2.提高小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教師主導課堂的情況下,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對于活潑天性還沒磨滅的小學生來說,教師的嚴肅的講授無疑會打擊他們的主動性,對語文閱讀的學習也只是聽講、做練習,而不是自己主動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保持學生的天性。
3.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不能為了學生的成績而主導課堂的一切,應該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交流,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極大的幫助。與教師相比,學生會更加愿意與同齡人相處交流,表達自己的意愿,因此,學生之間的氣氛也很重要。
4.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的時候,閱讀的教學目的雖然限制教學計劃的多樣性,但教師還是應該盡量的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對閱讀增強理解,多以“讀、思、議、導”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多角度、全方位的對閱讀課程的內容進行理解,促使學生融進閱讀篇章中,做到與文章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為閱讀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5.創設情境,促進學生思想發散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合適的閱讀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得到自己對于文章的感知,并且有所體會和感悟。通過情境的創設,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學生的反饋,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為閱讀課堂建立一個良好的基礎環境。
6.注重材料積累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除了課堂上的各種技能和手段,還應該讓學生在課下加強閱讀的積累,語文本身就是一門需要積累的學科,閱讀更是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明白作者在其中所運用的技巧以及情感的表達手法。學習是一個教師和學生都傾注努力的過程,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加強積累,為閱讀學習打好基礎。
為了更好的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實現“科教興國”的目的,我國在教育改革上不斷的加大力度,促進教育事業不斷貼近現代教育理念,將傳統的“師本教育”轉變為“生本教育”,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更重視學生的素質培養以及全面發展。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更加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教師應該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并且用適當的措施鼓勵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從而提高閱讀效果,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康小朵.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