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下,以機電傳動控制專業課程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全英文教學模式的探索。在對本專業課程性質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并以多種考核方式激發留學生對專業課的積極主動性,努力提升面向留學生的專業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留學生 機電傳動控制 專業課程 全英文教學
【基金項目】天津工業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7-2-19)。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090-02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圍繞沿線國家發展急需的學科專業,開展來華留學生教育成為加快推進高校教育國際化的重中之重。當前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是勢在必行。為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發揮教育教學研究的引領和先導作用,全面貫徹落實學校事業發展的“十三五”規劃,加快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建設國內一流、特色高水平工業大學目標,通過培養高質量的來華留學生提升我校的國際競爭力,開展和不斷推進全英文教學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已日益顯現。
一、專業課程性質分析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是在學習完成專業基礎課的基礎上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一門特色專業課,它可為后續畢業設計等環節提供必要的專業理論和技能,因此,本課程在留學生培養方案中顯得尤為重要。本課程還具有全英文且面向留學生的性質,這一點對專業課教師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能夠讀懂和看懂英語文獻,還需要能夠聽懂專業相關的視頻,還要能用英語清楚表達想要闡述的觀點和解釋相關專業問題;留學生除了基本的英語表達外,還要能聽懂專業老師講解的專業知識,并能就專業知識提出問題,所以無論是專業教師還是留學生,要把重要而且專業性很強的專業課程上好,雙方除了需要在語言關上溝通基本順暢,還需在教學模式上達成共識,以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模式探索
1.教學方法靈活多變
留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一般比較活躍,與老師的互動也比較頻繁,有問題會直接發問,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注重互動環節,選擇難度適宜的小節內容,由留學生以小組形式在課前進行學習,并寫出教學筆記,由小組成員在課上進行講解,此教學方法適合直交流電動機的原理以及斷續控制。與工程實際聯系緊密的章節,采用多媒體配合視頻動畫等多種生動形象的方式把枯燥的理論教學傳遞給學生,此教學方法適合緒論。章節核心中理論性較強的推導部分留在課堂上以板書的形式深入講解,之后布置相關的課后練習題進行強化。此教學方法適合電動機機械特性推導。針對專業知識定性理解的章節,需要配以實驗室平臺進行課程實驗加深對此類知識點的理解,此教學方法適合電動機特性測試及變頻調速。
2.教學內容重點突出
關系本課程全英文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環節是講授內容的課程體系設置,目前機電傳動控制課程的全英文教材缺乏,這就需要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引進優秀的國外原版教材,然后進行適當的節選和改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能夠使留學生對專業詞匯的理解和接受更容易,同時又由于第三世界國家的留學生基礎理論相對薄弱,應該在改編過程中加強基礎知識環節,如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方程推導。結合現有教材及輔助資料,面向留學生初步建立該課程的教學體系,應做到課程核心內容突出,基礎知識足以支撐核心為宜,需定性理解的原理和控制策略以課程實驗的方式進行深化。
3.考核方式突出個性
借鑒美國課程的考核模式,本課程將留學生的全英文課程考核分為期末筆試50%、課程實驗30%和上課效率20%三個環節。課程實驗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關鍵環節,為了避免課程實驗過程中只看不動手的現象,實行組內分工的方式,以每組實驗的快速準確定級,組內小分以表現和任務的輕重在所定級別上下酌情給定;上課效率是保證上課時間有效充分利用的保障,針對目前留學生普遍存在課堂紀律性不強的問題,專業教師要制定相關的課程要求并嚴格執行,上課效率是以隨堂提問的形式給定相應的分值,督促留學生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三、結語
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和深化向國內各專業課程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機電傳動控制課程作為機械電子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對留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提升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總體說來,明確本課程的性質,針對留學生的群體特點,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建立適宜的教學體系,并不斷完善課程考核機制,是提高留學生教學質量的必要環節。本課程在面向留學生的專業課程教育諸多方面尚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周瓊,鄭剛.機械類本科專業課全英文教學模式研究與思考——以“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為例[J].大學教育, 2018,(05):124-126.
[2]任燕,湯何勝.國際化全英文授課模式探析——以“電工電子”全英文教學為案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34):1-2.
作者簡介:
劉欣(1981-),女,河北定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學研究,機電傳動系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