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燦
摘 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基礎教學,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運用恰當的方法尤為重要。作文教學首先需要讓學生能夠利用作文的形式表現自身的生活,我們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對于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來說,我們可以利用課外閱讀的方法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積累。最后再利用情感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作文表達自身思想感情。利用以上方法,可以使學生的作文貼近生活、內容充實、感情飽滿,從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作文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課外閱讀;情感表達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適宜學生接受、便于在教學中開展、利于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建立在利用作文反映自身生活的基礎上,因此我們利用生活化方法,引導學生學會通過觀察和總結生活進行寫作的方法。其次,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我們為學生進行了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最后,學生的寫作作品要體現出自身的思想感情,我們利用情感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在寫作中表達自身思想感情的方法。以下根據具體教學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一、利用生活化的方法進行作文教學
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來說,教學的基礎首先是讓學生的作文作品能夠貼近生活,能夠展現自身的生活,生活化作文教學方法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途徑。對于生活化作文教學的指導方法,應該努力為學生尋找生活元素與作文的切合點,讓學生能夠準確地將生活題材進行體現,并利用文字的方式轉化為作文作品。我們在生活化作文教學過程中,通過貼近生活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的作文作品能夠反映自身的生活實際,能夠用生活化的語言表述事物,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
例如我們指導學生,每當在生活中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件的時候,就利用文字的方法記錄下來,之后在作文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這些生活細節提煉出寫作素材。我們還組織學生回憶自身生活中難忘的事件,進行生活化作文寫作創作,讓學生習慣利用文字的方法表現自身的生活;以及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觀察生活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走出課堂觀察生活現象的過程,尋找寫作素材并完成觀察寫作,使學生的作文充滿了真實的生活元素。
二、利用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學生的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但是如需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就需要學生擁有更加廣泛的閱讀積累,而課外閱讀活動則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積累。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對其中的文章結構、主旨思想、表達方法、優美語句等要素進行有效記憶,使他們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對其加以借鑒和運用,以提升寫作水平。所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讓學生更加有效地積累寫作素材,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環節。
例如,我們組織學生對少年版《三國演義》進行課外閱讀,并為學生進行相應的閱讀技巧指導。學生在閱讀過后,他們的作文作品中往往就能夠引用《三國演義》的相關故事,使學生的作文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我們組織學生對《論語》進行課外閱讀,學生積累了大量《論語》名句,不時在作文作品中進行引用,在提升作文質量的同時,也對繼承和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引導學生通過作文表達自身思想感情
學生在具備基礎的作文能力之后,我們的作文教學指導,要向著培養學生利用作文充分表達自身思想感情的目標而努力。利用作文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是作文寫作的最終目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帶領學生深入挖掘自身情感,勇于將自身情感通過作文的方式展現出來,進而完成具有感情色彩的作文作品。
例如,我們組織學生以“我的星期天”為題寫作一篇400字的短文,在對學生的指導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在星期天的真實生活進行寫作,敘述自己在星期天都做過哪些事情,真實反映自身在課余時間的狀況。學生王某想要寫他在星期天跟媽媽去花鳥魚蟲市場,買到一條心愛的金魚的過程。我就對他指導到,先描寫自己和媽媽前往花鳥魚蟲市場之前的心情,作為之后的鋪墊。然后仔細描寫買金魚時候的過程,表明自己對金魚的喜愛。最后重點體現將金魚買回家之后的喜悅心情,以及對媽媽的感謝心情,完成整篇作文。這樣的寫作過程能夠以買金魚事件為中心,有效反映了王某的思想感情變化,體現出王某的思想感情。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需要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寫作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的寫作素材積累,最終寫出能夠表達自身思想感情的作文作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要本著適應學生接受的原則,為學生進行利于其學習、便于其應用的有效教學,從而不斷提升作文教學質量。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生活化教學、課外閱讀與情感化指導的方法,使學生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1]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上旬),2015(1):172-173.
[2]李宏.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實現個性化作文的有關對策探析[J].教育(文摘版),2017,6(9):28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