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鑫霞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教育在不斷的變化,傳統的“填鴨式”等教學方式已漸漸不適合如今的教學。在現今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發現,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們不知道如何去解題,面對數學題目無從下手,從而喪失學習興趣。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希望可以打造初中數學趣味課堂,提升教學專業水平。
關鍵詞:初中;數學;趣味課堂;思考
通過對學校數學教學的方式與師生反饋信息進行總結,可以發現數學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機械式的教授與接受方式,不注重教師的教學感受和學生的學習樂趣。對于教師而言,要求其按照教學的計劃進行教學,一味的進行“填鴨式”的教學力求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課堂教學時間教授更多知識點,而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情緒,單純的讀寫背抄的積累方式也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是重內容輕方法的教學理念,忽視學生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在當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選的教學材料及教學材料一成不變,只做到了量大的習題訓練,并沒有實現質的提升,學生的思考感悟能力并未提升,對其解題與理解能力的提高帶來不利。
由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經驗,提出以下打造初中數學趣味課堂的方法:
興趣教學,對于學生發展,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換句話說,興趣教學實質上是素質教育理念的一個實質性的體現,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在數學方面,學生只要有了學習興趣,才能夠自覺主動的進行學習,進而可以提升理解能力和文化綜合素養。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讓不少學生覺得它抽象難懂。要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光講課本知識遠遠不夠,關鍵是要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用一些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并且教師要注重基礎訓練,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感受到學習漸入佳境的喜悅,題目設計應注意難度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感到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信心。
二、利用心智圖,幫助學生記憶
應試教育環境下,教師們應當有著自己的教學思維,目的還是使得學生在做題時能夠得心應手。數學解題終究需要一定技巧,教師如何教會學生在看到文章時,有著自己的心智圖,懂得如何去剖析文章是十分重要的。心智圖的核心作用是明確知識中心目標,避免出現學習探究上出現偏題現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比如區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搞清易錯易混點;使知識通過點→線→面→體,構建起知識的聯系,考試時準確定位答題所需的知識;可以變枯燥無味死記硬背為形象直觀有效記憶。
三、貼近生活,設計趣味教學
中國古時就有學以致用的觀點提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更加的輕松寫意,而趣味教學是通過靈活的教學技巧讓學生能夠在更加輕松的氛圍下高效的學習,而所謂學以致用就是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老師的引導聯系實際生活運用,從而達到訓練的目的。老師利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搬到課堂引出新知識的概念,而學生通過對新知識的學習然后將其運用到實際的問題上解決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趣味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形成可以有效的推動教學計劃的進展和教學的實施。
初中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基本的生活常識,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參與到家庭與社會生活中。這就增加了其應用實踐學校學習到的知識的機會和可能性。同時,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擺脫了傳統數學課堂說教式教學的呆板和枯燥,更加具有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尤其是初中生正處于對外界事物好奇且樂于表現自己能力的一個階段,適當的引導,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滿足感,回歸數學教學的出發點,源自生活,服務生活,融入生活,高于生活。
四、開展學習比賽,設計游戲環節
老師也應該充分應用游戲輸贏性所帶來的競爭感,做到有賞有罰,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這樣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比方說,教師可以組織“計算題解題比賽”,對學生的計算能力做出點評,正好聯系課本中“二元一次方程”。通過這一種良性競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初中生可以主動去學習數學知識。并且通過這一方式,也可以讓教師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以便幫助學生去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五、汲取多方支持,共建趣味課堂
教學改革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給予更多的幫助與支持。在實現數學課程趣味化改革的過程中,實踐證明,往往是創造機會、追求卓越、繼而才能走向更大成功。因此我們要珍惜每一位學生心靈深處的渴望,為他們創造學習的機會,使他們感到“我能行”、“我要學”、“我會學”的成功體驗,幫助其感受數學課的趣味。當學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產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標、新成績的新動力。隨著新成績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優化,從而形成前進、再前進的良性循環,進而徹底解決學生的數學學習困難問題。
六、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遠遠比培養學生考試能力更加重要,要讓學生認識到寫作的實質意義,學生才愿意學習。有道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有讓學生愉快的學習才能符合素質教育目標,使學生輕松而有效的進行數學學習,這是素質教育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蔣琴.淺談初中數學趣味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7:2.
[2]周盛平.例談初中數學趣味化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9):162.
[3]梁玉雪.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趣味教學法[J].學周刊,2015(3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