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
摘 要:PBL教學法作為當前國內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方法,變傳統“填鴨式”教學為學生主動學習,使其對知識點理解更加深刻,同時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該方法對學生理論基礎和約束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收集資料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因此,在應用時應引起充分的重視。本文分析了傳統教學法和PBL教學法的區別及生化課中PBL教學法的應用,根據PBL教學法在生化課程教學中運用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化課程;PBL教學法;運用
1傳統教學法和PBL教學法的區別
醫學院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缺乏獨立思考的機會,獲取外界信息的能力也相對較差。而且,傳統教學法使基礎和臨床學科相互脫離,導致學生缺乏發現、分析并解決實際臨床問題的能力,最終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PBL教學模式主要解決實際問題,以培養學生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該教學方法培養的學生學習能力和創造性良好,可以較快的適應知識的更新和行業的發展。但PBL教學,增加了教師的備課量和學生整理信息的難度,加上生化課需要傳授的知識較多,而課時安排較少等,都是不避免的問題,所以應合理的應用。
2生化課中PBL教學法的應用
2.1 課堂上的應用
教師在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PBL教學法中問題的設計是基礎,也是關鍵,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科學問題,會使學生在自主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原有的知識,并通過合理的思考探討正確答案。并且每個問題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有時一個問題可以引申許多問題,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因此就要求學生在分析思考的過程中調動原有的知識儲備,這樣不僅使學生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也使其邏輯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鍛煉。通過不斷的發現和解決問題,達到問題設計的最好的結果。如學生在學習植物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以組委單位發放植物標本,根據此尋找植物的來源及本質。學生應該根據植物的形狀借助圖書館或網絡進行查找,了解植物的性狀,找尋出現該種形狀的正確答案,通過不斷的提出和解決問題,得出最終結論。在設計問題環節應注意,教師應該設置相關問題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而學生則是課堂學習的主體。
2.2 小組合作學習和課外實踐應用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PBL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生物化學教學的實驗環節主要運用合作學習,想要使實驗的效果更好,就要求學生通過課下自主學習初步了解和掌握實驗內容,教師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解決。在此過程中,既可以使小組成員的知識得到充分的運用,還可以達到提升學生合作意識的目的,不僅使學生可以獨立思考和解決相關問題,還培養了充分合作的意識,并較大程度提高了其試驗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該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通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能力的觀察發掘學生的優勢,并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如有的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有的學生擁有較好的動手能力,教師就可以在分組時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排列組合,重點進行培養,使每個小組都有能力點不同的學生。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階段性的課外實踐,使學生在充分接觸生命的基礎上,加深對各種生命形態的認識,使學生實現在情境中學習的效果。
3 PBL教學法在生化課程教學中運用存在的問題
①理解上存在誤差。PBL教學法是20世紀50年代在醫學專業產生并應用的一種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探索現實世界的教育方式,造成了一定的誤導,也因此推廣被擱置。該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真實情景的創設,與教師的協作,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生物化學學科思想進行學習和應用,使其能力不斷得到提升。結束課堂后可能會產生一套可行性的解決問題的可以公開分享的產品,即“制品”。其復雜和豐富的內容,使人們產生理解偏差;②探討和應用的效果不佳。受生化課程學科專業和PBL教學法的特殊性及復雜性的影響,導致其應用缺乏較高的積極性,對其應用方式的探究也陷入僵局,導致其探討和推行效果不佳;③理論應用銜接較多失誤。PBL教學法精髓的理解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較難,由于PBL教學法是以現實社會為基礎的,應用比較關鍵,所以不到位的理解,會在理論應用的銜接方面造成較大的失誤;④探究的方向存在誤差。生化課程的教學推廣,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卻不深入研究相關教育方式,造成探究方式發生偏差。
4解決PBL教學法在生化課程教學中運用問題的策略
①對應用PBL教學法的重要性積極的探討,正確認識。定期組織相關教育人員積極交流和探討PBL教學法的應用和發展,以學生未來可能會遇到的非結構化的問題為主,沒有定型的方法和過程,布置任務,重視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使學生在和社會接觸的過程中學會交往的技巧和能力,并探索未來發展的途徑。完成和結束每個問題及單元后需要進行自我和相互評價,加深問題的理解;②認真總結經驗。學生應該把自身作為學習的重要部分,以問題為主構架學習內容,并形成統一的教學系統;教師應該以學習認知和技巧的指導為主,在此過程中逐漸培養認知能力;③根據時代發展需求,加大推廣的范圍,在教學中開放應用PBL教學法的范圍。
5結語
總之,PBL教學法是以情境設置的方式實現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由于生物化學課程知識點多,理論、概念及反應比較復雜抽象,所以在課堂和課外實踐中運用PBL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學習生化課程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進而加深對生物化學課程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薛剛霞.PBL教學法應用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探討[J].信息記錄材料,2016,17(06):114-115.
[2]馬燕妮.PBL教學法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7(20):81.
[3]歐陽方丹.郭勁霞.陳漢春.PBL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初步應用[J].長沙大學學報,2010,24(0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