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光
摘 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設計、活用教學方法、營造課堂氛圍、適用教學手段、精煉教學語言、精心設計問題、適時全面評價,多種方法和手段進行有效教學,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教育工作一直是學校和家長頭疼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低,自主思維能力較差,不能構建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結構。未來必須利用科學的理論基礎對于教學進行科學設計,通過有目標性的改革改變教學現狀,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傳統(tǒng)初中數學課堂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手段特別單一
教學模式不能及時創(chuàng)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手段起著關鍵作用,它是決定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的另一關鍵問題。這一問題解決不好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將大受影響。在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中,教師主要采用填鴨式或者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都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卻不對知識的靈活運用進行充分訓練和講解,整個課堂顯得枯燥無味。傳統(tǒng)教學模式特別死板,一般就是以題海戰(zhàn)術為主要方式,以單純的知識點講解為課堂主要授課方式,課堂的學習氣氛比較呆悶,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特別高的參與積極性,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二)不能很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教學效果不理想初中數學課堂不僅要教會學生數學上的有關知識,更是要培養(yǎng)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而一直以來,一些初中數學教師在這一方面做得不夠好,數學知識點的羅列并不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也不能使學生很好地理清解題思路,進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學生自己不能對知識點進行靈活自如地運用,這樣會極大地阻礙學生參與課題的積極性。
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策略
(一)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理念
還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要想創(chuàng)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就需要教師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時代在變化,學生也在變,如果我們再用以前的方法和眼光看待學生,無疑不會取得好的結果。我們只能以先進的教學理念作為支點,來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和綜合素質,要徹底改變過去的那種填鴨式或者滿堂灌的數學教學方法,還學生初中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注重自己在數學中的教學方向,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逆向思維能力當成是教學的重點。教師上課之前需要詳細掌握學生的基礎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以此為出發(fā)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訓練學生的數學基本技能,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和考慮問題的方式,從而能夠創(chuàng)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提升教學效率在教學改革過程中,首先,必須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對新課堂標準要鉆研透徹,知道需要讓學生達到怎樣的知識高度;其次,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和溝通,對教學中遇到的疑問和困惑要及時進行交流溝通,可以向有經驗的老教師或者權威教授學者進行咨詢;再次,教師在進行教研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對待,要真正地去做這個事情,不要走過場和作形式,要讓教研活動真正的發(fā)揮作用,群力群策,對教學難點共同出主意想辦法來加以解決,要真正讓集體備課能夠落在實處。最后,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能全盤否定,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比如講授法、講練結合法要穿插在現代教學過程中。
(三)不斷深挖教學策略
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效率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必須關注教學策略的研究,中學數學教師需要通過日常培訓、理論學習、教學實踐來不斷深挖教學策略,不斷研究教學手段,能夠讓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在初中數學課堂上要注重課堂教學和生活元素的相關聯系,要讓學生知道學習數學是用于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學生學習數學新知時的陌生感,逐漸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注重教學過程,巧設課堂提問,打造高效課堂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的環(huán)節(jié)尤為重要。課堂提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因此,數學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索的欲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提問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面向全體是學生,分層次循序漸行地進行,問題設置要難度適中,使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和學習困難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提問中來。課堂提問還應具有目的性、啟發(fā)性、思考性、探究性。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能夠使課堂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四、創(chuàng)設合作情境,協調學生關系,發(fā)展和諧課堂
新的課堂教學理念要求學生間的關系應體現:平等、互助、合作、競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這就要求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重點關注學生之間的互助與合作。在數學課堂上,我們總能發(fā)現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反應靈敏,成為課堂的“主角”,而大部分學生不善于表達,內向靦腆,思維不靈敏,則成為了學習的“配角”。兩者的差異在同一堂課上展現出天賦高的學生往往比天賦低的學生獲得更多的表現機會。假如這種“不和諧”充斥著我們的課堂,將影響大部分學生的全面、自主發(fā)展,也影響了學生個體的發(fā)展。
總之,數學教學改革是逐步累積的,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個數學教師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改革,用自己的眼光發(fā)現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分析問題,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多管齊下,共同努力,相信數學課堂必將充滿朝氣與活力,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逯燕霞.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初探[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10).
[2]吳繼榮.巧創(chuàng)教學情境,構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J].新課程學習(中),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