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萍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的理念,打造精彩的教學課堂。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文章就初中生物精彩課堂構建策略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初中生物 精彩課堂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9-0174-02
引言
生物是與人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的一門自然學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生活,挖掘與教材相關聯的生活素材,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探究。同時,教師要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主,在學習中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啟發,從而提升學生的生物綜合素養,打造高效的生物教學課堂。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教師主動傳授,學生被動學習,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使學生對生物學習很難產生興趣,甚至出現厭倦心理。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生物教學中,要有效的激發學生對生物的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產生了學習興趣,才會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因此,教師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更好的學習和運用生物知識。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進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從而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并對學習充滿信心。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平等的對待每位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并及時對學生的疑問進行點撥和講解,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的把所學生物知識進行內化,提高學生的生物綜合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隨著社會科技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的運用到了教學中。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等技術,將抽象的生物知識直觀的、形象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不僅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還使學生對生物知識更容易進行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一課時,教師要使學生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教學時橫向以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為主線,縱向以各層次的形態、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為主線,使學生對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有更深入的認識。教學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番茄的器官組成,再結合根、莖、葉的結構圖,說明其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然后以花生植株說明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最后以剝花生和品花生活動進一步加深對組織和器官的認識。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使學生對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有更深入的認識。
四、巧設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結合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為學生精心設計問題,從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進行思考,通過解決問題掌握教材內容的重點,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進而打造出高效的生物課堂。
五、加強實驗操作,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生物實驗是生物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初中生物實驗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實驗時間,讓學生了解實驗的注意事項,明確實驗目的,鼓勵學生大膽的進行實踐操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對生物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例如:在教學《細胞》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認識顯微鏡,了解顯微鏡的組成結構,并能正確的運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然后組織學生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運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實驗,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實驗的完成率,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還加深學生對植物細胞基本構造的認識,進而提升了學生對生物知識本質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生物綜合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借助多媒體、生物實驗等,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生物綜合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打造出精彩的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許婷.談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4(71)
[2]張連喜.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思路及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