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彩
[摘 要] 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學,很多方面仍然沒有滿足新課標的要求,需要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高中化學學習階段必備的品質。基于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促進學生未來人生道路的發展。因此,在進行化學學科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促進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 學科核心素養;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改教學規范的普及,在教育行業中出現了很多新型的教學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高中化學作為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學科,其教學質量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了一門學科以后所獲得的具有學科特點的成就,是學科中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高中化學要以化學理論知識內容為載體,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教學知識全面理解和掌握之后,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和思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知識內容和學科素養有效融合,達到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學校教學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很多學科的教學策略都產生很大的改變,在學科核心素養的視角下,我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仍待完善。在此背景下,本文將針對現代高中化學學科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根據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特征,對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進行探索,以期為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率和質量提供參考依據。
一、高中化學學科教學的現狀
雖然新課改已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逐漸深化,素質教育等教學理念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實施,但是很多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面臨著沉重的升學壓力,仍然沒有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在課堂上以教授教材知識為主,學生則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加之高中化學課程中理論知識復雜難懂,學生很難融入枯燥乏味的教學活動中來。學生在學習中,大多數采取死記硬背知識點公式的方式,短期內雖然對提高化學成績具有顯著的效果,滿足應試需求,但學生在化學學科中的解題思路和創新思維嚴重缺乏,難以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大大降低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使培養出來的人才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具有很大的不利影響。
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概述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五個維度,分別是“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以及“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它們是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部分,也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體現。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學生不僅要學習并掌握化學基礎理論知識,還要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培養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學習化學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學科思維能力,能夠透過化學基本理論知識和觀點的表面,總結歸納出學科知識體系的整體框架,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其在學習中能夠開放自己的思維,從多個角度進行全面思考,延伸自己的知識邏輯,并歸納自己的學習方法,突破原來的認知限制,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培養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途徑開展化學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還解決了傳統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調動了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具有目的地進行學習,促進學生充分理解和吸收運用學到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三、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化學的教學策略
1.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實驗教學
化學學科具有較強的實驗性,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也是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要求之一。這就需要化學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根據物質的結構、組成及其在一定環境下發生的反應提出假設,然后自己動手進行實踐。與此同時,學生還要具有競爭合作的學習意識,在面對不同觀點的時候勇于堅持自己的想法并進行實踐。例如在金屬置換反應的教材知識課堂教學中,以Na與CuSO4為例,教師可以先不開展實驗,讓學生對二者發生的化學反應進行猜測,寫出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并提出自己的依據,當學生認為會發生2Na+CuSO4=Na2SO4+Cu↓化學反應時,然后進行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學生會發現二者發生的化學反應與自己猜想的完全不同,從而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導學生根據化學反應現象對反應后生成的物質進行猜測,最后再根據提示讓學生寫出正確的反應方程式,即: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Cu(OH)2↓,從而在實驗教學中大大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
2.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解決化學問題
做化學題目是體現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措施,在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化學教師講解化學題目過程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思考能力,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具有舉一反三、總結歸納的能力。例如,在化學反應熱量變化過程圖的教學中,化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幾幅不同類型的圖,并對其進行講解,讓學生理解化學反應所吸收的能量和放出的能量,促進學生對圖中活化能、焓變等方面的理解,然后讓學生判斷這些化學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通過趣味圖片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知識,例如在焰色反應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不同金屬焰色反應中的火焰特色,并對五顏六色的煙火及其化學原理進行講解,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焰色反應發生的環境條件,促進學生對學到的化學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歸納,有助于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3.將化學理論和實際生活相結合
化學學科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它源于生活,也能運用于生活當中。在學科核心素養的視角下,化學教師在注重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同時,還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促進化學學科的生活化,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在生活中,有很多體現化學知識的細節,例如鐵生銹是由于在潮濕狀態下發生了化學反應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鬼火是由于白磷自燃產生的,白磷的燃點較低,在空氣中能夠發生4P+5O2點燃2P2O5化學反應,從而引發鬼火;老年人骨質疏松,主要是由于他們骨質中化學元素Ca的缺乏等。除此之外,化學教師在化學元素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以實際生活現象為切入點,增強學生對化學元素概念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化學學科知識充分應用于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學,很多方面仍然沒有滿足新課標的要求,需要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高中化學學習階段必備的品質。基于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促進學生未來人生道路的發展。因此,在進行化學學科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促進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周業虹.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國考試,2017,(2):47-51.
[2]何俊.論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新課程(下),2017,(6):150.
[3]楊斌元.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2017,(29):55.
責任編輯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