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相關專利資源數據庫,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技術,論述了世界林業專利技術的研究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增強我國林業專利技術申請的相關對策。研究認為,應充分利用國內外專利技術文獻進行專利查新,強化專利檢索和審查,避免重復研究,提高創新能力。在研發過程中,應動態跟蹤國內外相關技術的最新進展,明確技術研發的重點,規避知識產權風險。
關鍵詞:專利技術;知識產權;世界林業;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S70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41
1 世界林業專利技術研究現狀
林業是較為傳統的產業,在20世紀60年代初,世界林業已經初步具備技術基礎,在此后的幾十年中,世界林業專利申請數量均呈現上升趨勢,但專利數量的增長速率有所下降。林業專利保護力度最大的前3個國家依次是日本、美國和中國[1]。日本受理的林業專利數量達到10多萬件,其技術起步也較早,技術在早期發展比較迅速。美國和中國的林業技術在各時期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尤其是在2001—2010年,美國約半數的專利受理量和中國近3/4的專利受理量都集中在該時期,并且在該時期內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專利受理量最多的國家,但二者差距不大。總體來看,美國、日本和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專利技術保護程度最強[2]。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林業專利保護程度較弱,俄羅斯和巴西更弱。美國的優先權專利數量最多,是林業領域的研發強國(表1)。就熱點技術領域而言,植物育種和基因技術是目前林業領域最主要的技術研發熱點,包括新植物獲得方法、基因改良技術、組織培養技術、DNA重組技術、外來遺傳物質引入技術、植物細胞工程技術等。
2 增強我國林業專利技術申請的相關對策
2.1 建立多層次的林業科技創新體系,增強林業創新質量與活力
目前,我國林業行業技術研發主要由科研院校承擔,而林業企業研發實力相對薄弱。歐美日發達國家的林業科技創新體系發展很成熟且分工明確,前沿性技術創新主要由科研院校承擔,應用型技術創新則由企業承擔。建立多層次的、分工明確的林業科技創新體系,能有效增強知識產權創造的能力和活力,提高林業科技創新的質量與效益,有效促進林業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今后應從以下方面增強創新質量與活力[3]:強化政府在創新體系中的服務與支撐職能,不斷完善法律法規,為林業科技創新提供相關保障措施;林業科研院校要目光長遠,把握林業科技與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將科研重點從應用型技術創新轉向到前沿技術創新領域上;林業企業要注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立足挖掘具有廣泛商業價值的應用型技術創新,利用現有技術加快林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的深度和廣度。
2.2 培育和推動林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
我國林業行業在生物質能源、微生物和酶、基因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競爭力較低,具體表現在創新能力不足、核心關鍵技術掌握較少。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廣泛的市場需求,是世界科技進步和國際競爭的發展趨勢。積極培育和推動林業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搶占未來林業產業發展制高點,對于推進我國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今后應從以下方面推動林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布局[4]:積極部署林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究,加強林業生物質能源以及植物育種中基因技術的研究;以規模化為發展目標,統籌技術開發、工程化、標準制定、市場應用等創新環節,以林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工程為基礎,發展和擴大相關技術優勢;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加強國際林業科技合作交流,共同創造和分享林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化創新成果。
2.3 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林業企業,提高林業產業核心競爭力
我國林業技術總體發展較快,但技術分布較為分散,集中表現在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林業企業。跨國公司憑借技術和資本優勢在國際林業產業分工體系中占有基礎性地位,對全球林業產業體系的掌控能力較強。因此,在林業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急需培育和發展一批優勢的林業大型企業,這對推動林業產業由大變強具有關鍵作用。今后應從以下方面提高林業產業核心競爭力:政府部門要加強規劃和引導等政策方面的支持,加強企業間的聯合和重組,促進優勢資源的整合,為林業企業發展強大提高更加有力的外部環境;林業大企業要有國際化的視野和長遠規劃,要和國際上領先的林業企業加強學習和交流,圍繞優勢領域進行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利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充分利用我國林業科研院校在林業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中的技術優勢,加強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建立企業技術創新機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創新能力。
3 總結
目前,世界林業相關專利技術文獻中很多專利已經過了保護期,成為公用技術。另外還有許多專利因未繳納專利費等原因而提前失效,也可以免費使用。對于失效專利的利用可以降低中小企業的技術研發成本,企業應該動態跟蹤和關注核心專利的法律狀態,充分利用這些失效專利。此外,世界林業相關專利技術文獻是一種潛在開發的重要信息資源,對于最新專利技術文獻的利用,可以提高創新起點和激發創新思路。在林業重大科研項目、重大工程和新產品研發立項階段,應充分利用國內外專利技術文獻進行專利查新,強化專利檢索和審查,避免重復研究,提高創新能力。在研發過程中,應動態跟蹤國內外相關技術的最新進展,掌握目標技術的專利分布情況和發展趨勢,充分把握本領域的新技術發展方向,明確技術研發的重點,規避知識產權風險。在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時,應做到信息掌握的對稱性,做好產品關鍵技術的專利布局,強化林業知識產權意識。
參考文獻
[1]范圣明,王忠明,龔玉梅,等.我國林業知識產權發展研究[J].世界林業研究,2012(2):57-62.
[2]毛昊,毛金生.對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思考[J].知識產權,2013(12):75-80.
[3]常幼平.現代林業經濟發展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綠色科技,2015(10):309-311.
[4]于游.我國林業知識產權的發展與完善[J].安徽農業科學,2014(22):7656-7657.
作者簡介:鄒俊明(1981-),男,湖南衡陽人,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資源培育和經營、自然保護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