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鳳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學,作為提升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重要學科,不僅在應試教育體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更對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提升和身心素質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密切關注高中地理教學學科特質,將其與學生生活結合起來,實現(xiàn)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打造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已經(jīng)成為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成效的重要方式。著眼于此,從不同層面出發(fā),對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打造的具體途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對策
為了促進高中地理教學成效的提升,不少教師緊密圍繞具體情況,采取了諸多實踐探討,其中,打造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開展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就是一種有效舉措。為了實現(xiàn)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的打造,高中地理教師積極思考,提出了諸多有效舉措,成效也較為顯著。但是,細究而言,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的構建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還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間。著眼于現(xiàn)有不足,采取有效舉措實現(xiàn)問題突破,是本文關注的焦點所在。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興趣
高中階段的地理知識,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在知識理解方面往往具有較大難度。但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在身心發(fā)展方面已經(jīng)具備自身的特質,其對于事物的了解具備了一定的抽象邏輯思考能力,但是倘若配合具體事物表象,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會更好。因此,本文認為,要想打造高中地理生活課堂,必須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助力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開展。
例如,我在進行《地球的圈層結構》這一課時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知識點,我借助一定的元素,創(chuàng)設了生活情境,進而延伸到教學過程中,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教學成效。這一課時的教學,旨在讓學生了解地球的圈層結構,這對于初次接觸地球圈層結構這一抽象知識點的高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便創(chuàng)設了生活情境,用學生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雞蛋蛋層進行了知識點講解,獲得了顯著成效。學生通過對雞蛋圈層的了解,進一步延伸到地球圈層結構上,很好地進行了知識遷移,掌握了相關知識點。
二、立足生活實際,提升能力
學生生活實際,是教學的基礎,更是教學的根本,對于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更是如此。為何這么說?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生活實際是高中地理教學所有的來源,也是高中地理教學目的的歸宿,簡言之,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儲備和落腳點都是生活。因此,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的打造,必須要充分注重學生生活實際,善于采取多種方式,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礎上,方可真正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
例如,我在進行《人口的空間變化》這一課時的教學中,就結合生活實際開展了教學活動,獲得了顯著成效。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留守兒童”這類詞匯,有時候也會遇到真正的留守兒童。鑒于這一情況,我組織學生對留守兒童話題進行了討論,鼓勵充分結合社會熱點和生活實際進行思考。學生在此要求下進行了認真思考。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我逐步引導學生思考留守兒童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不少學生表示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是主要原因,人口數(shù)量變化導致的空間變化是根本原因。學生的思考已經(jīng)顯示出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三、注重合作學習,營造氛圍
合作學習,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倡導方式。要想實現(xiàn)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的打造,就要注重合作學習,善于營造合理氛圍,為學生提供團結協(xié)助的平臺、信息交流的平臺,進而為實現(xiàn)教學與生活的相連接提供合理渠道。合作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本文認為,組建基于生活興趣導向的地理研究學習小組,可作為一種有效方式。
例如,我在進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這一課時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我就借助上述理念開展了教學活動,獲得了顯著成效。我組織學生,緊密圍繞這一生活議題,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如水資源利用現(xiàn)狀、水資源合理利用方式等,形成基于生活興趣導向的不同研究小組,讓學生開展探索性研究。事實證明,學生經(jīng)此研究,最終獲得了較為顯著的學習效果,很好地對水資源合理利用形成了正確認知。
四、進行生活設問,促進思考
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安排,對于學生學習很重要,對于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的打造更為重要。本文認為,要想打造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必須在教學開始環(huán)節(jié)就引入生活化元素,讓學生結合生活化問題進行思考。因此,在教學初始環(huán)節(jié),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設問,以為學生提供思考的基本載體。
例如,我在進行《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這一課時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相關天氣變化形成一定的了解,我借助上述理念,充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設問,開展了教學活動,獲得了顯著成效。我在教學初始環(huán)節(jié),就進行了生活設問,密切結合學生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天氣情況,組織學生開動腦筋,發(fā)言討論自己最喜歡和不喜歡的天氣,并簡述其理由。在研討過程中,學生不僅進行了思考,還對天氣系統(tǒng)有了一定的了解,為后續(xù)教學奠定了基礎,獲得了顯著成效。
總而言之,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對于高中地理教學成效的提升大有裨益。對于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的打造,需要一定的舉措,本文所提出的四點,希望可為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可供參考的路徑。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組織者,必須高度注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善于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形成師生互動效能,共同促進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的打造,進而為高中地理教學增光溢彩。
參考文獻:
[1]徐本銀.“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地理課上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6(1):34-35.
[2]鄭春暉.生活化情境下高中地理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下),201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