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
摘 要: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對于生物學習來說也是如此。生物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生物知識,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開展課上教學,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問題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爭取在促進課堂教學高效化和趣味化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生物教學的高效性。對此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幾點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生活實際
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教師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學設計單一、機械,教學內容缺乏應用意識,毫無新意,這導致教學效率一直難以得到有效提高。對此必須要適當改正,結合實際合理實施生活化教學,在保證課堂教學趣味性、層次性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一、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應用價值
1.激發學習興趣
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生活化教學更加真實,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很多生物知識都源于我們的生活實際,但是也不乏存在一些抽象晦澀的知識,對此在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可以將生物知識變得更加簡單易懂,將所含的知識內涵清晰明了地擺在學生眼前,使其變得更直觀、更形象、更有趣,同時也讓學生真正意識到生物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降低知識難度
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讓生物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簡單易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對于一些晦澀難懂的問題,創設生活情境可以有效緩解學習困難,降低知識難度,將生物問題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解決生物問題,通過實踐掌握生物知識,有效縮短了接受新知的過程,感受到生物這門學科的魅力[1]。
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1.創設生活情境
生物知識和我們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這個問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在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這種情境的創設對于調動課堂氛圍來說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生活熱點問題來幫助學生加深對書本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例如,在學習“人體的穩態”相關內容的時候,筆者做了如下設計:
首先帶領學生閱讀課前材料,同時用大屏幕展示愛斯基摩人生活的視頻,并引導學生回想生活實際,無論是嚴冬酷暑人類都可以良好地生存,這是什么樣子的科學道理呢?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提出如下問題:
(1)人類在嚴冬酷暑的條件下也可以良好地生存,這是為什么?
(2)人類是怎樣根據環境調節體溫的?
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研究上述問題,引導小組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合作,通過互動的方式共同獲得問題的答案。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進行語言引導,促進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以此來實現情感的交流,通過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在豐富知識的同時懂得尊重他人,欣賞他人。這種情境的創設使得學生全都興致勃勃樂在其中,十分享受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對此,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情景中汲取生物學知識,同時在情景中發現問題并通過自身的努力解決問題,提高主動回答的積極性[2]。
2.組織生活實踐
例如,在學習高中生物《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中糖類這一小節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生活大調查,聯系生活實際找出生活中常見的富含糖類的物質,然后組內進行整理和歸納,并展示答案。隨后教師結合學生搜集的資料提出問題:
(1)這些糖類物質可以怎樣分類?
(2)不同類別的糖類物質功能和結構有什么差別?
(3)不同類別的物質相互之間可以進行轉化嗎?
(4)這些物質中能被細胞吸收和利用的有哪些?
最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和討論,然后總結答案,教師進行最終的點評和鼓勵。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設計學生在生活調查中認識到了不同的糖類物質,并通過小組合作解決了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3]。
綜上所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淘汰,教師必須要意識到這個問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也是如此。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合理實施生活化教學,從多個角度創設生活情境,開展生活實踐,保證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課堂氣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薛軍.立足生活實際,實現趣味教學:淺談高中生物教學的生活化[J].新課程(上),2010(10).
[2]鄒小紅.淺析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J].考試周刊,2014(17):154-155.
[3]王瑞芹.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