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霞
摘 要:英語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分析了如何讓學生真正掌握英語知識和熟練運用英語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聽說能力;互動
在現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從學生進入高中開始,大部分英語老師都在為學生的高考進行準備,所教的英語知識內容也都是在為高考服務。在日常教學當中,老師只是著重讓學生對詞匯死記硬背及對語法的運用講解。學生通過老師的教育可能在考試中會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老師并沒有教會學生怎么去運用英語知識和通過英語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那么,如何讓學生真正地掌握英語知識和熟練運用英語知識,尤其是提高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呢?
一、把英語聽力訓練融入日常課堂的教學中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老師平時給學生布置的英語聽力訓練比較少,因此,老師要盡量地讓學生接觸聽力訓練,讓學生隨時沉浸在英語的環境中。老師可以適當轉變一下傳統的教學觀念,把英語聽說訓練融入日常的教學任務當中,讓學生可以持續性地接觸英語。針對高中學生的英語實際學習狀況,老師在講解時可以適度地應用英語來進行講解,讓學生在老師的潛移默化中適應英語課堂,從而讓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逐漸提高。例如,老師可以把課上常用的口語改成英語來說:“下一個”改成“Next one”“明白了嗎?”改成“Do you understand?”“現在打開書本!”“Now open the book!”等。這些詞句在課堂上的使用頻率非常高,老師通過改變這些語句的使用方式來啟發學生的聽說能力。另外,在老師講完一節課文的時候可以用多媒體語言播放一下本節課文內容,讓學生在復習課文的同時加強自己的聽力訓練。
二、老師要加強指導學生平時的聽力訓練
在相互交流中,聽覺是最直接、最直觀的交流方式。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人們交談、看電視等都是通過聽覺來完成的。在高中的英語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深刻影響,以掌握足夠多的詞匯量和正確語法為教學理念,因此造成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發展不佳的現狀。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程,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聽、說的概念。對于高中學生來說由于語言課程的最佳學習階段已經錯過,他們的學習方式和語言系統都基本定型,讓學生重新學習英語聽、說訓練的過程是非常有難度的。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英語聽力的訓練,這是個長期的過程,故而在英語教學課堂上,老師應盡量多使用英語教學,包括給學生留作業及日常用語等。與常用語言中文相比,學生英語學習不佳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缺乏一個學習和使用英語的環境,而語言的學習和使用離不開環境。所以,老師加強學生練習英語聽力常用方法就是給學生布置一個長期的聽力訓練任務,讓班干部監督學生每天按時完成英語聽力訓練,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完成訓練任務,老師要定期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加以指導和督促。學生在學習時,老師要給他們一定的自由空間,不能像小學生那樣事無巨細地監管,只要學生每天都能完成任務就可以。例如,老師可以找一些難度適中的英語材料給學生練習,讓他們每天都進行讀和聽的訓練,然后記下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老師每周定期檢查并隨機抽查學生。這樣即使學生學習的空間不受束縛,還利于學生鍛煉他們的英語聽力水平。
三、老師要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交流
大多數高中學生在高考過后發現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基本只適用于高考,而在與他人進行英語對話時卻不會使用,主要原因在于沒有真正地學會英語,掌握英語。由于這種現象普遍存在,老師在教學時不能僅限于應付高考,而是要培養學生對英語的綜合掌握水平,把英語的聽、說訓練也要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實施起來,要注重對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和口語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讓學生對英語的聽、說、讀、寫做到運用自如。因此,老師在講課時,可以通過讓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一些互動活動,來增強他們英語聽力和口語表達的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使用水平。由于平時學生對英語的使用較少,有些學生出于膽怯和怕出錯而不敢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時老師要常常給學生創造一些特色活動來增加他們說英語的機會,鼓勵那些不敢用英語交流的學生,讓他們放開束縛,增強自信心。例如,老師可以舉辦英語故事會、英語演講等活動,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組內同學一起討論使用的題材和案例,然后每組派出一名代表上臺講故事或演講,下次再換另外的學生進行表演。老師觀察學生表演時的詞匯和語法是否正確,并加以指導。這樣不僅活躍了英語學習氛圍,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還鍛煉了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
總之,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老師不能只是為了高考去教學,還應該關注學生對英語的聽說使用能力,讓他們通過聽、說、讀、寫來學習英語,使用英語,從而提升他們對英語的綜合掌握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秀銘.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4(9).
[2]潘曉榮.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