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志雄
摘 要: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但會有部分學生因為自身能力弱或訓練量不足等,無法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導致其對數學產生負面情緒,甚至抵觸心理,影響了學習成績,這部分學生被稱為數學學困生。就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和教育對策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學困生;成因;對策
一、導致學生成為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因素
據長期經驗和與學生交流得到的結果來看,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十分復雜,往往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搜集和分類整理,得出以下幾項在高中階段導致學生成為數學學困生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之一,家庭的氛圍和學生的狀態聯系十分密切,對學生身心的發展都會造成影響,從家庭環境方面來看主要有三種情況會對學生的學習心態產生影響:
(1)家庭氛圍不和諧。父母感情不和或是家庭內部存在矛盾時,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會使學生變得敏感脆弱,產生不安全感,對生活喪失信心,甚至變得偏激。這樣脆弱敏感的心理狀態會時刻影響著學生,使學生無法集中精力學習。
(2)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部分家長整日忙于工作,希望通過努力來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但卻因此忽略了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放任孩子的成長,而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往往缺少自制力,很容易對除了學習以外的其他事情產生興趣,從而影響學習,成為學困生。
(3)家長要求過高。與對孩子缺少關心的家長相反,還有部分家長對孩子過分關心,也對孩子報以很高的要求和期望,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反而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心理負擔過重,根本無法完成學習任務。
2.自身因素
部分學困生對待數學學習非常認真刻苦,但由于自身天賦不足或是初中階段數學基礎薄弱等原因,在高中階段學習數學知識時會表現出非常吃力的狀態,即使認真聽講也無法完全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更無法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應用,這些都體現在練習時題目的完成情況和考試的成績上。對待學習一直刻苦努力,但卻沒有成效,這樣的情況無疑會對學生的自信心造成極大的打擊,從而對自我產生懷疑,對數學學習喪失興趣和積極性。
還有部分學生對待數學學習缺乏堅持。可能由于沒有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碰壁,而一部分缺少決心和毅力的學生,一旦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就想到放棄,而不是想辦法去克服挫折、解決困難,面對困難一退再退,成為學困生。
3.教師因素
當前大部分高中過分追求升學率,數學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也多為傳統的精英教學模式,講課節奏快,不在意學生的接受程度,一味追求講課速度,把講課重點放在大題、難題上,講授的內容過多、過難,大大超出了學生可理解的范圍,大多數學生無法做到完全接受。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教師在教學中會對不同的學生差別對待,對成績好的學生十分關心,對成績差的學生表現冷漠,這樣的方式只會使得數學成績差的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變得更低。
4.制度因素
目前的應試教育將考試成績作為教學的目的和標準,具有功利性,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并不屑于將成績作為衡量自己優秀與否的標準。另外,當前的考試制度也存在問題,考試內容與教材內容脫節,教材中的內容和習題往往比較基礎簡單,而考試所考的內容十分綜合,要求學生靈活應變,大部分學生并不具有這樣的能力,導致成績并不理想,這種情況長期存在,會使學生逐步對數學學習喪失信心與興趣。
二、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教育對策
在了解了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后,需要針對這些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減少學困生的數量,解決學習困境。
1.家庭學校共同合作
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教師與家長在教學過程中也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要解決數學學困生的問題,就需要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家校共同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舒適的學習環境。教師與家長還需要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對學生進行及時的疏導。
2.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歸根結底都是對數學喪失了學習興趣,教師需要通過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不再將考試作為教學的唯一目標,注重基礎知識的講授,在教學中結合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講授知識,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產生主動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意愿。
伴隨著高中的不斷擴招,高中生的數量日益增長,與之相伴的是高中數學學困生數量的不斷增加,已經形成了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需要得到正視和妥善解決。這個問題成因復雜,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必須擔起自己的責任,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幫助學困生走出學習困境。
參考文獻:
[1]朱純丹.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J].中外交流,2017(45):115.
[2]顏小平.淺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困生學習效率的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7(12):206.
[3]李娟.淺談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