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榮
摘要:在特里豐諾夫的《交換》中,交換這一活動貫穿始終,變換的只是交換的場景,交換的雙方,交換的砝碼,交換的目的,貫穿其中的交換的藝術不斷展現在我們眼前,季米特里耶夫以及他的母親克塞妮婭、妻子列娜、情人塔妮婭、岳父瓦西里耶維奇都在不斷進行著心靈、利益、情感的交換,他們的所得各不相同,既有實際的利益、又有精神上的慰藉,當然更重要的是靈魂的拷問與升華!
關鍵詞:交換;心靈;砝碼;轉變
特里豐諾夫是一位對現實極為敏感的作家,他熟悉生活,對城市居民,尤其是城市知識分子階層的內心世界和道德面貌有深刻的見解。他敏銳地發現:“精神的貧乏和內心的空虛正在威脅著我們一部分人。我們知識分子中某些代表人物喪失了高尚的傳統和崇高的精神”。
一、季米特里耶夫與母親的心靈交換:利欲熏心、甘之如飴
作品中“換房”這一提議出自于女主人公列娜,但是實施這一行為的卻是利欲熏心的季米特里耶夫,他難以抵擋高級住房的強烈誘惑,盡管幾經掙扎最后仍然去與臥病在床的母親克塞妮婭提出換房。相反母親克塞妮婭對這次交換是甘之如飴的,她交換的目的是兒子與女兒的利益,她期望這次交換能給兩家帶來平靜和幸福。讓人不能忽略的是從季米特里接受妻子換房的建議那一刻起季米特里耶夫就已經把自己的心靈交付出去作為此次交換的砝碼,在利益的漩渦中他已經迷失了自己的心靈。
二、季米特里耶夫與塔妮婭的情感與物質的交換:各取所需
季米特里耶夫與塔妮婭兩人出于相互利用的目的進行著情感與物質的交換,二人各取所需,季米特里耶夫獲得金錢上的補給,塔妮婭獲得的是情感上的慰藉,季米特里耶夫與她來說像救命稻草一樣充當丈夫的角色,補充著情感上的空白。
季米特里耶夫與塔妮婭的在情感與物質上達到了一種簡單的平衡,文中寫到:塔妮婭把他的手放在自己手掌里,不時用手指撓他的手心。她始終象中學生那樣表達自己的柔情。季米特里耶夫與塔妮婭的情感與物質的交換即簡單又無奈,他們互相是彼此的避風港,然而從反面看如果可以實現用金錢換取情感,那么這種交換豈不是更加的復雜和無奈……
三、季米特里耶夫與世界的物質交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特里豐諾夫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市儈形象,在這其中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列娜為代表的典型市儈形象,還有一類就是以季米特里耶夫為代表的“漸變型”市儈形象,他們對生活中存在的純粹的利益交換表達過自己的不滿,甚至進行過微弱的反抗,但是在物欲的橫流中他們難以抵擋利益的誘惑最后沉淪在物質社會當中,逐漸變得麻木不仁,精神猥瑣,最后違背良心,與前一種人同流合污。
季米特里耶夫性格儒弱,內心復雜,充滿了矛盾。他迷戀繪畫,卻進了化工學院;向往副博士的學位,但缺乏毅力和鉆勁;不同意換房,卻又隨著妻子的指揮棒去動員母親交出房門鑰匙。他不斷妥協,不斷墮落。季米特里耶夫在向母親提出換房子之前也受到了心靈的譴責,不斷的掙扎,他害怕面對自己的姐姐和母親,但是最后利益戰勝了情感,他也因此交付了自己的心靈。季米特里耶夫在列娜的影響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經過一系列與周圍世界的不知不覺的心靈“交換”,終于淪陷入了市儈的泥潭。
四、列娜與周圍人的利益交換:目標明確、百發百中
在《交換》這部作品中,列娜是最為典型的市儈形象,她延續了特里豐諾夫的“都市小說”中的市儈形象:為了利益不擇手段。作者在刻畫列娜這個形象說:列娜的目標明確,她“像獵犬那樣”把自己的愿望“牢牢地叼在嘴里”,千方百計地把這些愿望變成“又松又脆的油炸雞翅膀”。在季米特里耶夫看來:列娜與眾不同,她的心靈始終有點麻木,也可以說她心靈的聽覺有點失靈。每當列娜的另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一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一發揮作用的時候,心靈失聽這個特點便更加突出。結果顯而易見,列娜的每次交換一定是百發百中,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作為典型的市儈形象列娜一生中都在進行利益的交換,她交換的砝碼各不相同,表面上交換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一己私利。基里楊諾夫一家都屬于“會過日子的人”,他們有很強的社交能力,而且特別善于結交那些需要的。列娜一生所操作的交換不僅是在周圍社會還發生在親人之中。婆婆克塞妮婭剛一出院,列娜就想出了換房的主意:事不宜遲,要立即與婆婆住到一起。為了這個換房的交換能夠順利達成,她不斷催促和鼓勵自己的丈夫季米特里耶夫去跟母親談這一件事情,因為她已經連續多年不再去拜訪自己的婆婆克塞妮婭,丈夫就成為此次交換的最佳使者。在利益的召喚下,列娜心中沒有任何的愧疚,只要達到換房的目的,她把倫理道德都拋諸腦后,為自己的成功掃清一切的障礙,作者淋漓盡致地揭示了她冷漠自私、見利忘義的不干凈的靈魂。
五、結語
特里豐諾夫是都市文學潮流的引領者,《交換》是“莫斯科都市小說”中最著名的一部,它反映了蘇聯現實社會中兩種不同價值觀與生存原則的沖突,盡管作品中深刻描寫了市儈形象的列娜和季米特里耶夫在物欲社會不斷沉淪,諷刺現實社會中人類的麻木不仁和道德倫理觀念的流逝,但是母親克塞妮婭通過與生命的愛的交換得到的無疆大愛告訴我們在現代社會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拒絕形形色色的誘惑就一定可以保持內心的一片凈土,最終完成最為公正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