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宏志
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紐帶,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問題的呈現應適時,提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既要考慮全體學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慮個體差異,同時要注重趣味性和靈活性。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學生有思考的空間,又敢于提問,讓師生提問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互動,進而使課堂提問成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基點。本文簡述小學數學中運用提問教學的重要性,列舉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運用方案,希望切實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技巧
小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通常會對學生進行提問,從而使學生對教師講授的知識進行更多的探究思考,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更多的指導。基于以上情況,我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應用更多的提問技巧對學生進行提問,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使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產生更多興趣,達到數學工作的目的。
一、小學數學課中運用提問教學的重要性
1.提升課堂教學吸引力和學生注意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控力不強,更傾向于玩樂而非自主學習,若是上課吸引力不足,他們常常在課堂上走神、打鬧,做小動作,這就使得課堂效率低下。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老師可以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通過提問的方式提醒學生注意學習。同時,受提問環境和課堂氛圍的影響也會使學生主動投入課堂學習,激發學生的思考,提高注意力。
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老是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因此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課堂教學效果的良好與否有著密切聯系。提問這一課堂教學環節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都有很好的互動,打破傳統授課模式中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的有效參與對提升學習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都有很大的幫助。
3.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注重推理,講求公式化運算,因此它難以像語文、音樂等學科一樣去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年齡階段的影響,其感性思維大于理性思維,他們更多關注新奇事物而不擅長邏輯推理。所以數學教學難免顯得枯燥乏味不得學生喜愛。通過課堂提問,幫助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引導師生互動,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活”起來。
二、小學數學課中運用提問教學的現狀與存在問題
1.提問的單一化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提問方式更多集中于“ 一問一答”的形式,實際中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并不多,這種單一式提問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仍舊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使提問失去了實際意義。學生沒有形成主動提問的意識,也難以在問答環節獲得樂趣。
2.無效提問
提問是一個師生活動雙向交流的環節,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這樣幾個現象:一個是老師提問后一個學生回答,但老師卻將注意力集中于另外幾個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身上,更甚于中途打斷該學生的回答去批評另外幾名學生;二是提問的時機不對,學生正在思考卻被老師的提問打斷,過于簡單那或過于難的問題拋給學生,使學生不愿回答或難以回答。這樣會降低學生回答的積極性,甚至會對提問環節產生抵觸情緒。
3.提問過程沒有注意學生情感變化
對于一個問題的回答,學生若是回答的好便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并期待得到老師的表揚,若是回答的不好便會產生一種恐懼心理,害怕老師批評。在實際提問過程中,有些老師提問后對于回答好的學生忽視表揚,而對回答錯的學生則進行批評。這樣,學生的課堂回答積極性降低并對回答產生恐懼,害怕答錯而受批評現象的產生。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的運用與分析
1.精心設計問題瞄準教學的重點和難度,保證問題的針對性
提問是一門藝術,老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不能盲目去進行提問,這樣不僅不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有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一節優秀的數學課堂教學應該做到課前精心策劃,課堂靈活應變,課后及時反思。所以老師首先應當考慮本節課教學目標聯系相關問題進行一個課前知識小回顧,通過之前學習內容的簡單提問,烘托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2.恰當掌握提問的方法和時機,保證問題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提問方式多種多樣,有啟發式提問法,比較式提問法,繞道式提問法,開放式提問法,分合法等。教師在課堂提問環節要有效運用多種提問方式,保證提問的有效性。同時,教師在課堂提問過程中還應當注意課堂提問的時機,這樣才能使提問達到更好的效果,如我們在講數學問題的轉折點時可以通過提問與引導下一個問題的講解;當學生剛開始上課時用提問提升課堂教學氛圍;當學生上課在20 分鐘左右時,這一時間學生的注意力開始下降、思維活躍度降低,老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去刺激學生注意力的提升,使學生有一個更加飽滿的學習態度。
3.明確問題答案,保證提問的價值性
有問有答,有問必答,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老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明確應當對哪些問題進行提問,還應注意問題答案的明確性,對同一問題可能有幾種答案和幾種解題思路進行思考,對學生的易錯點進行思考;具體在教學過程中,要機智把握,動態生成教學資源,以避免課堂教學過程中反應不及時現象的出現。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對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及時恢復性,如在學生回答正確時我們要注意對其進行及時的表揚,希望其下次再接再厲,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回答積極性還可以為其他同學起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引起其他學生回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我們一個是要對其主動回答問題這種行為進行一個肯定,同時也要耐心和他一起分析錯誤原因,帶領大家共同認識一下這個問題,使學生的數學知識更加扎實和鞏固。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所以我們要學會善問、巧問,讓學生敢問,使問題成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恰當地運用提問,有效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組合,是有效教學的核心。
參考文獻
[1]郭宏曼,成繼紅.論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有效教學[J].教育與職業,2013.
[2]徐紅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
[3]年于建玲.“鼓”要敲在點子上——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富驛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