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柔濤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自己首先要具備創新意識,然后努力在教學中創設情境,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要注重教學和實踐相結合,多開展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實踐活動。
關鍵詞:高中地理;創新能力;教學活動;實踐活動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中,高中地理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自己首先要具備創新意識,然后努力在教學中創設情境,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要注重教學和實踐相結合,多開展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實踐活動。
“創新”就是在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基礎上,養成自主探究的一種習慣,形成自主探究的態度,不斷讓自己的探究能力增強。新課改實施之后,新的教學理念沖擊著我們的思想,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們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有了一些新的困惑,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教師有敢于創新的精神,在教學中創造性的嘗試各種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教學,在自主學習中獲取知識,這樣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才能慢慢地形成。長此以往,才能切實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從而達到新的課程標準的的要求,為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
地理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在現代科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的,所以教學中應當注意學以致用,更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如何才能在地理教學中貫徹新課改的要求呢?就應該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這是我們在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師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自身要具備創新意識。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是是嚴格按照課本上的內容向學生傳授知識的,然后就是讓學生去背過這些知識點,以求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這是唯一的目的。結果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思想僵硬,到了實際問題上不夠靈活的解決,真的成了書呆子。所以這種教學模式分的人才,這不是只有分數體現出來的。因此我們的教育要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參與教學,在活動中獲得新知識。教師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是推進課堂改革的首要條件,不能再簡單的照本宣科,而是要不斷地進行探索,要讓學生在多次實驗中總結經驗,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讓自己的教學過程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不斷更新教學思路,不斷完善教學方法,自身各方面的素質就一定能提高,更好的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對地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還要要重視培養學生對地理問題的探究能力。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首先要讓自己具備創新意識,想要成為創新型的教師就要終身學習,與時俱進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豐富自己的教育理論,真正實現在教學中以學生為本,注意到角色的轉換。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既要看到他們的共性,同時也要認識到個體的差異性,然后才能因材施教。教師除了備課,還要備學生,教師應該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依照本班學生的特點去組織教學,在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設置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去探究,注重小組的合作學習。教師有創新意識,就會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創設問題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在教學情境中設置相應的問題,采用各種激勵方式,讓學生回答問題時,遇到有不同見解的要給予表揚,保護這種懷疑精神。教師在情景中發揮好自己導演的作用,慢慢引導學生去主動發現問題,幫助學生去探究問題,然后通過他們自己的思考討論得出結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設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學生只有在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中發揮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的氣氛有利于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發揮出最大的潛力和創造力。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景中,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或是小組討論問題,亦或是親自動手操作,這些都會激發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了疑問,學生才能進行思考,在思考中不斷進取,后有所創新。比如:在對“地球的圈層結構”這一部分進行講解時,就可以先讓學生來思考一個問題,“人們可以直接觀測地球復雜而壯觀的現象,那么人們是通過什么來觀測的呢?”“人們是根據什么來探測出地球內部結構深度和半徑的?”“地球內部的結構是什么樣地呢?”等等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就會被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會無形中培養。
三、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地理實踐活動。
地理這一學科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地理知識實用性的特點,把所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的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應該開拓學生們的視野,要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學習地理的作用,通過一些實踐活動更加直觀地接觸地理知識,提高對地理知識的理性認識。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把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和我們日常的生活相結合,把地理知識實際運用于生產,服務于社會,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讓學生對地理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切身體會到學好地理知識的重要性。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們通過用眼睛去觀察,用耳朵去聆聽,去動手操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潛能的開發,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要想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該更新教育觀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創設教學情景,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