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時代企業軟實力的作用逐漸凸顯。本文通過對國內外文獻的綜述,得出企業軟實力的概念,隨之提出“互聯網+”時代重塑企業軟實力的創新策略,即一是創新管理理念和模式,提升以人為本的軟實力競爭優勢;二是創新學習型組織,以強大的向心力企業軟實力;三是創新“互聯網+”品牌營銷,提升企業品牌效力;四是創新“互聯網+”人才管理,提升管理者和員工素質。
關鍵詞:企業軟實力;以人為本;學習型組織;“互聯網+”人才
一、引言
隨著市場環境的復雜性、經濟體制不斷改善,企業硬實力在企業管理中表現出一系列不適應的情況。而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軟實力成為企業走出去的“通行證”,它包含的價值觀、創新機制、行為規范、企業文化等無形資本的能力在企業生存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也在國際市場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互聯網+”時代下,利用互聯網技術即要素優化和集成作用,對企業軟實力進行提升和重塑,把互聯網創新成果應用于企業軟實力的各個要素中,提升經濟的生產性和創新力。
二、企業軟實力的國外文獻綜述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1990年首次提出軟實力,他認為軟實力是政治領域中一種同化式能力,通過非強制性的理念、政策和文化等無形手段吸引和影響他國人民思想的行為力量。此概念很快被應用于國家、社會、企業等各方面,其之后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所持觀點如下:斯拜爾克從國家層面:認為政治繁榮、社會安穩、國家和諧便是一種軟實力的體現;斯拜克曼提出軟力量概念,它包括國民素質、民族同質性、政局穩定性;羅伯特·庫伯認為軟實力的核心是合法性;保羅·肯尼迪反對約瑟夫·奈提出的軟實力,它是站在美國文化的角度上提出對全球吸引同化的方式;查爾斯·豐布蘭在硬實力與軟實力對比分析中,認為軟實力較易獲得利益相關者的認同。
由上述國外文獻可以看出國外學者對企業軟實力的研究大都在國家層面,對軟實力所持的態度有所變化:從認可到質疑再到發展,最終美國學者亨廷頓才逐漸正式認識到企業軟實力的作用,對比研究硬實力與軟實力的關系,為之后學者和國內學者的研究提供了先導和理論基礎。
三、企業文化軟實力的國內文獻綜述
黃國群在2008年文獻中提出企業軟實力是企業主體通過對企業特定資源的占有、轉化和傳播,以吸引企業利益相關者等客體,獲取他們的價值認同,使他們產生企業所預期的行為,最終達到企業目的的一種能力。
國內學者對企業軟實力的發展研究過程:黃蘇用軟實力評估美國經濟實力,提出一個國家除了硬實力外還有軟實力,如:文化影響力與滲透力、民族凝聚力;沈驥如提出軟實力的重要建設環節是繼續深化經濟政治體制改革,建設精神文明強國;張戰提出我國軟實力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文化的吸引力;丁政提出企業核心政策、核心思想、品牌形象構成企業軟實力;羅高峰從價值認同方面把企業軟實力的作用劃分為三個過程:塑造和轉化企業理念、傳播價值理念、實現價值認同。
綜上國內學者對企業軟實力的研究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元,在前期學者們試圖解釋什么是軟實力,為什么要建設企業軟實力;后期主要研究如何形成軟實力,構成要素是什么;最終整合了企業內部與外部資源,使企業軟實力理論更加豐富,作用機理也逐漸清晰。
本文結合上述代表人物提出的企業軟實力概念和構成要素,將企業軟實力定義為是企業的價值觀、創新機制、行為規范和企業文化的融合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聲譽、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信用等隱形資本的能力。
四、重塑企業軟實力的創新策略
1.創新管理理念和模式,提升以人為本的軟實力競爭優勢
在“互聯網+”時代下,衍生出的C2B商業模式,要求企業以客戶為中心,客戶驅動企業軟實力的重塑,保持企業長期發展。在當今時代要重塑企業軟實力排在第一位的必須是人才,這個人才不僅指企業內部管理者和員工,也包含企業所服務的客戶,企業所服務的客戶關系著企業能否長期穩定發展,客戶的需求、情感和體驗決定著企業的現實發展與生死存亡,企業與用戶不再是主客體關系,而是彼此平等、彼此制約的合作關系,所以企業軟實力的創新必須以客戶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要求,進行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創新,來真實滿足客戶多方位全方面的各類需求。
2.創新學習型組織,以強大的向心力企業軟實力
學習型組織就是要創造組織的學習能力,包括個人、團隊和組織三個層次:對于個人層次,員工個人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對于團隊層次,利用組織成員對企業價值觀和愿景的認同,結合團隊智慧與優勢,發揮創新能力;對于組織層次,從個體學習到團隊學習再到組織學習,使員工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激發員工創造性發揮,推動企業軟實力的構建。從三個層次看出,以個人學習為基礎,利用團隊學習手段來實現組織整體學習目標,推動學習型組織的建立,以知識共享為基礎,拓寬知識平臺,發揮人才智慧健全網絡化的學習型組織結構,極大提升企業的軟實力。
3.創新“互聯網+”品牌營銷,提升企業品牌效力
在當今時代下,企業品牌營銷從傳統營銷轉變為數字化營銷,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通過以下措施建立數字化營銷:一是完善企業智能監管APP,二是打造“互聯網+”宣傳團隊,三是加強與互聯網媒介的聯系來實現品牌營銷。運用好“互聯網+”技術可以擦亮企業品牌形象,可以及時掌握企業內外部輿論動向,為企業品牌創造打下基礎,促進企業軟實力的提升。
4.創新“互聯網+”人才管理,提升管理者和員工素質
當下知識更新速度快,市場環境日益復雜,管理者必須加強互聯網知識的學習、技術技能的應用,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激發員工工作潛能;員工要通過自身學習,掌握互聯網思想與實操方法,熟練應用到生活、工作中,成為企業中高素質、高水平的“互聯網+人才”,這在無形中提升了企業軟實力,也給企業創造了一支“互聯網+人才”后備軍。創新企業管理就是要更新管理理念和方式,借助互聯網優勢,培養企業人才成為具有專業互聯網技能的優秀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付研,石磊.傳承和弘揚四公局特色企業文化、提升企業軟實力的措施[J].工程技術研究,2017,03:239-240.
[2]禹?;?企業文化動力的表現形態與企業軟實力的來源[J].中國集體經濟,2017,11:53-54.
[3]李林.企業軟實力內涵與培育:一個文獻綜述[J].經濟論壇,2017,08:124-126.
[4]萬木春,星亮,胡振宇.中國數字營銷傳播企業“軟實力”測評--以數字營銷傳播服務提供商為研究范疇[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3903:110-118.
[5]張群英,胡月強.提升企業軟實力勢在必行[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7,24:30.
[6]郭夢穎.淺析文化企業軟實力--基于企業社會責任視角[J].時代金融,2017,21:107+111.
[7]嵇國平,闞云艷,蘇志雄,胡楊成.企業軟實力、利益相關者關系對績效影響研究[J].經濟問題,2017,10:74-81.
[8]程足杰.提升企業“軟實力”的路徑[J].現代企業文化(上旬),2017,11:114.
[9]黎琰.精細化管理對企業軟實力提高的積極作用[J].經濟師,2017,11:279-280.
[10]朱明麗.增強凝聚力工程提升企業軟實力[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11:144-145.
作者簡介:劉旭陽(1994- ),女,陜西渭南人,漢族,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