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蘭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為旅游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其中,人們越來越喜愛森林生態旅游。而在森林生態旅游中,植物景觀規劃和設計還未得到有效發展,但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植物景觀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往的景觀已經無法符合大眾的需求,所以,森林生態旅游中必須重視植物景觀規劃,從而促進旅游業的整體發展。本文對植物景觀規劃在森林生態旅游的作用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森林生態旅游;植物景觀規劃;作用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207
20世紀80年代興起了景觀生態學,隨著該理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逐漸被運用于森林生態旅游中, 為其提供了一系列可利用的分析方法和途徑,繼而如何在森林生態旅游中進行植物景觀規劃成為了該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
1 植物景觀規劃的概述
植物景觀生態學是自然學科和人文學科的綜合,主要對景觀內的生物、社會和地理等進行空間研究,具體內容包括景觀的尺度性、景觀系統的整體性、生態的聚集和擴散、景觀要素的異質性等。
植物景觀生態規劃運用的理論是生態學原理,對景觀生態環境進行優化,在保護原有區域景觀的基礎上,建立生態分析和評價模式,實現充分發揮景觀價值的目的,并通過景觀規劃優化配置景區內的各項資源,主要內容為景觀生態學基礎研究、景觀個體化原則和可持續發展研究、生態評價研究[1]。在規劃的過程中,注重藝術空間和生境創造相結合;注重地形改造和土壤改良相結合;注重植物配置和立地條件相結合。因此,在對森林生態旅游進行規劃時,應利用景觀生態學理論,擴大研究范圍,將生態規劃模型充分運用于森林旅游中,不僅展現景觀的藝術性、體現美感,而且注重生態的保護,促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2 森林生態旅游中植物景觀規劃的作用
植物景觀規劃在森林生態旅游中的運用,主要是在保護原有森林資源的基礎上,對現有的植被進行優化和改造,實現更高的旅游觀光價值。在這種改造過程中,主要是針對生長不良或者缺少景觀價值的植被進行有效優化,從而以最大的景觀價值吸引游客,促進森林生態旅游的發展。
2.1 優化景點內容設計,促進景點影響力的提高
對于森林生態景觀進行植物景觀規劃,從視覺關系上進行設計可以改善人們對視覺景致的印象。人們視覺關系的構成主要為2個方面,即視覺主體和視覺客體。比如,如果視覺主體位置不同,即使是對于同一景觀,所看到的景致也是有差異的,如果沒有視覺阻擋,300m以內的為近景觀,300~2000m的為中景視距,而2000m以上的為遠景視距,因此,在景點設計時,可以充分考慮人們對不同視距景致的反應。具體來講,對于遠景視距,因為人們觀看這類景致的時候,只能辨認森林資源的整體效果,而無法近觀,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可以考慮大色塊和大尺度,同時,如果色彩太單一,游人會感覺乏味和無聊,因此,在景觀設計的時候,需要適當調節色彩,沖擊游人的視覺,讓其感受到美,從而提高景點的影響力[2]。
2.2 優化旅游路線,促進景點吸引力的提升
在植物景觀規劃中,游覽路線也是一個重要環節。和其他景點不同,森林生態旅游的各級景點往往面積較大,可以采取多種觀賞方式,在不同路線中,所看到的植被也有所差別。例如,有些游客選擇纜車觀光,觀看植物是以俯視的角度進行,以看到最多的是植物的頂端。在設計該路線時,應著重考慮游人的這種視覺特點變化,將該路線設置在枝繁葉茂的植被地點,這樣一來,游客對植物景觀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而對于做觀光車游覽的游客,他們觀看植物的角度是平視,因此,在設計該路線的景物時,應注重考慮車速等因素。比如,在道路兩旁有觀賞效果好的樹種,給人一種郁郁蔥蔥的視覺感受。為了提升景物對游客的吸引力,需要在規劃游覽路線時,充分考慮游客觀看景致的不同角度和途徑,從而增強游客的游覽感受。
3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為旅游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人們越來越喜愛森林生態旅游。而在森林生態旅游中,植物景觀規劃和設計還未得到有效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植物景觀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往的景觀已經無法符合大眾的需求,所以,森林生態旅游中必須重視植物景觀規劃,促進旅游業的整體發展。本文中側重分析探討了在森林生態旅游中植物景觀規劃的作用,在森林生態旅游中植物景觀規劃所占比例相對較小,目前還缺乏一定的理論依據。但隨著旅游趨勢的進一步加強,森林生態旅游的各項研究會不斷完善,植物景觀規劃會在森林生態旅游中不斷發揮作用,促進森林生態旅游的開發,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植物景觀的需求,從而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關海莉,成超男,胡凱富.淺析城市濕地公園植物景觀規劃——以杭州西溪濕地公園為例[J].現代園藝,2017(7):136-137.
[2]謝海根.浙江省鳳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旅游開發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