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鶯 倪憲章
摘 要:黑龍江省高校思政人才發展在新時代面臨一系列難點問題和瓶頸問題,掣肘于地緣劣勢、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偏低以及人才流失嚴重等客觀現實。思政人才發展困境既有外部環境變化與發展所帶來的沖擊,又有職業倦怠和內生動力匱乏等主觀消極因素的侵蝕。突破黑龍江省高校思政人才發展所面臨的困境,亟須思政人才培養路徑向標準看齊,將教育部的建設標準與各校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從“引培并舉”、“管服并行”、脫產學習進修、制定適合思政人才的職務職稱評聘標準等方面加快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關鍵詞:思政人才;教師發展;思想政治理論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8)23-0113-02
黑龍江省高校思政人才在堅守黑龍江省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宣傳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實現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思政人才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要突破困境,就必須把握國家政策導向,抓住機遇機會;立足職業使命,克服各種困難;增強學科歸屬,激發內生動力。
一、機遇與挑戰并存:新形勢下思政課建設與黑龍江省思政人才發展的瓶頸
在新形勢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思政課建設和關心思政人才的發展。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中強調:“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規劃,在學校發展規劃、經費投入、公共資源使用中優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是“四好”目標之一(編好教材,建好隊伍,抓好教學,切實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在人才培養、科研立項、評優表彰、崗位聘用(職務評聘)等方面充分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建設地位。”中宣部、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事關意識形態工作大局,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始終擺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成為迫在眉睫的重點任務,“建設一支理想信念堅定、師德高尚、理論功底扎實、教學效果良好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形成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教學人才體系。”
黑龍江省地處祖國邊陲,雖然納入了“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規劃,但因寒冷的冬季氣候、落后的經濟水平,很難成為“良鳥”選擇的棲息之地,以至人才流失嚴重。從本省培養的思政課教師能夠堅守本職崗位,這本身就說明了黑龍江省大部分思政課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但隨之而來的是不得不面對的人才嚴重匱乏和引進人才困難的雙重壓力。現有的思政課教師疲于奔命在課堂之間,課堂教學任務量大成為制約教師發展的瓶頸問題。久而久之形成了黑龍江省思政課積貧積弱的現實格局,在思政課教師中脫穎而出的“大師”“名家”鳳毛麟角。學校對思政課重視不夠和思政教師數量的不足是擺在黑龍江省思政教師發展之路上的最難逾越的障礙。
二、理想與現實并行:思政人才的重要作用與黑龍江省思政人才發展所面對的具體困難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黑龍江省思政人才的發展,必須對自己的重要職業功能和重要作用有清晰的認識,并要在思想認識上達到高度的一致。高校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思政課教師隊伍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宣講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是落實“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和“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重大任務的根本保證。目前,“教師隊伍建設不適應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發展需求,整體素質亟待提升”是思政課教師發展的共性問題。思想認識是實踐行動的前提,是激發內生動力的源泉。統一思想認識方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也是直面困難的策略和利器。對整體思政課教師隊伍而言,“建設一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師隊伍”是國家的現實需求。黑龍江省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但發展之路充滿荊棘。除了師資力量不足的瓶頸問題之外,影響黑龍江省思政人才發展具體困難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思政人才的發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1.部分高校對國家政策落實不到位。有的高校千方百計不落實黨中央和國家政策,僅單獨設置馬克思主義學院二級教研機構這一條就有不少學校阻撓,搪塞。有的學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其他學院是一套人馬,掛兩塊牌子;有的成立兩個學院的“聯合黨委”,分割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獨立性。
2.學科歸屬感不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新興學科,其規范性尚需逐步完善。思政課教師因為不同的學術背景,歸位本學科也需要一個過程。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不應因其弱小而妄自菲薄;也不能因其學科界定有異議而把其他學科專業盡收其中以達到“借船出海”之目的,這種叢生的亂象也剝奪了思政課教師應該充分享有的學科資源。
3.缺乏科研產出平臺。思政課教師科研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科研平臺的缺乏亦是制約思政課教師發展的重要因素,表現為思政課教研項目的渠道較窄,同時思政課教師缺乏科研競爭力。
(二)思政人才的發展缺乏自身內生動力
1.職稱評定困難。職稱評定既是思政課教師內生動力的催化劑,也是利弊兼具的雙刃劍。職稱能上一步,晉一級,是對教師自身工作的認可,是樹立信心,激發活力的助推器,是繼續激活內生動力的源頭。然而各地各高校對于思政課教師職業特點的職務職稱評聘標準尚不統一明確,高級職稱指數匱乏,致使思政課教師的崗位評聘也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此外,需要繼續評職的思政課教師,其內生動力往往旺盛一些;而已經評上教授博導的思政課教師,往往會出現評職后的懈怠。
2.思政課教師的考核評價存在目標和激勵的不對稱。對思政課教師的考核標準不明確是使教師喪失內生動力的因素。針對思政課的特點,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水平,規范教學要求,強化教學管理,激發教師“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全面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是思政課教師評價考核的基本遵循。但是,很多高校忽略了思政課本身的特點,以相同的尺度刻板地評價考核思政課和思政課教師,使部分教師為應付考核評價而誤入歧途,荒廢教學科研主業。此外,在各種評獎評優的活動中,思政課教師往往難占份額,前期積累微薄,發展前景堪憂,這也是影響思政課教師發展的問題之一。
三、思政人才培養路徑向標準看齊:關于教育部建設標準與各校實際情況有機結合的幾點建議
為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宏觀指導,規范組織管理、教學管理、隊伍管理和學科建設,教育部于2015年10月印發了《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并且在2018年4月又引發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這就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科學的參照系,因此筆者建議應該根據這一標準并結合各學校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對策。
(一)“引培并舉”,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步伐
1.提升思想政治人才引進工作重視程度。依據《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評估指標體系》中師生比例規定,結合各校思政課崗位實際情況制定選聘方案,建立畢業生信息網,重點吸納具備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學科背景的優秀博士畢業生;對于高水平人才,給予一定的科研啟動金,安排單身宿舍或職工周轉房,并為其提供良好機遇,如推薦參加學術會議、參與訪學、進修等。
2.加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管理力度。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學校可以要求每學年必須承擔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此項工作直接與年終考核和崗位聘任工作掛鉤。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學術骨干必須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骨干。
(二)“管服并行”,夯實和保障人才隊伍建設
1.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兼職教師聘任與管理工作。在黨政干部、共青團干部、輔導員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等思想工作隊伍中發掘適合人才,兼職教師必須參加所教課程的教學研究活動和有關的學術活動,按照課程的要求,積極參加集體備課、觀摩教學等活動認真撰寫教案,精心設計、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和課外研討、教學實踐等活動,最終經過試講,通過后可承擔相關教學任務。
2.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建設的保障措施。學校黨委和宣傳、教育工作部門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建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規劃和督查落實。按照加強力量配備、明確專崗專責、著眼優化結構的原則,結合學校實際,長期有效地推進。
(三)脫產學習進修,拓寬人才素質提升的途徑
安排專職教師進行脫產或半脫產進修,是提升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師資力量的眼中缺乏,不能為更多的教師提供脫產學習進修的機會。破解此瓶頸問題需進一步通過“引培并舉”擴大專職教師數量。同時要積極擴大專職教師的數量。
(四)制定適合思政人才的職務職稱評聘標準,打通人才上升渠道
1.職務職稱評聘標準以實際為基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任務量大,大部分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上,所以要改變現行的職務職稱評聘標準,制定實施符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特點的職務職稱評聘標準,提高教學和教學研究占比。
2.職務職稱評聘標準以教學為重點。積極鼓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開展教學研究,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師講課參賽獲獎納入教師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教師的教學研究成果被有關部門采納并發揮積極作用的理論文章、調研報告等應作為專業技術職務評定的依據。
(五)科研立項和獲獎向思政人才傾斜,為人才成長提供空間
1.在學校教務部門層面設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專項課題,創造空間支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申報各級各類課題。
2.在學校科研部門層面設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學術研究專項課題,創造有利空間支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申報參評各種科研成果獎等。
3.確保在學校層面的各種獎勵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占有一定比例。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08(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Z].2018-04-1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Z].2015-09-28.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