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銳 袁傳文
[摘 要] 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信息網絡技術突飛猛進,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得到發展,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這一新形勢下,由信息技術支持,如何建構有效的學習及教學方式達到推進核心素養的培養就顯得異常重要。以“MOODLE+微課”為學習環境的教學模式,大大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小學階段嘗試利用微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積極開展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研究,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有效途徑,也是推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課程管理;微課;核心素養
2016年9月, 教育部公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共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 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 具體細化為18個基本要點。核心素養需要融入學科課程, 以學科課程為載體, 并在學科教育中具體化。而作為連接共同核心素養與學科課程的橋梁, 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厘定是教學改革的前提。
一、概念厘定
(一)“MOODLE+微課”
魔燈(MOODLE)是一個全球化的課程管理系統(CMS)方面的開源軟件,它為網絡課程提供了一個免費的模塊化的平臺,因為它的功能適合于建構主義學習。“MOODLE+微課”特指以“微課”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載體,教師課前通過制作微課放在魔燈平臺上供學習自主探究學習所形成的學習環境。
(二)學科核心素養的厘定
學科核心素養的厘定,這里特指在小學基礎學科范圍內。而邵朝友等將核心素養定義為“通過學習某學科的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而習得的重要觀念、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曹培英認為“所謂學科核心素養, 粗略地說指凸顯學科本質,具有獨特的重要育人價值的素養”。
小學范圍內基礎學科核心素養,特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其功能之一就是作為核心素養與教育實踐的紐帶, 其內涵的厘定需要從理論上建構, 在實踐中落實。理論梳理的目的是為教學實踐提供框架, 最終在實踐中“落地”。為了回答學科教育實踐中“為什么”和“教什么”的問題。因而對于小學學科核心素養應該是重視以人為本,轉變從學生學習方式及教師教學方式入手,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
二、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方法
(一)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小學階段的數感、符號意識重在對阿拉伯數字的認知及英文字母、圖形符號的感知,當其發展到運算能力時就上升到了理性思維層面,學生在運用這一平臺時就有了實現自主學習及探究的可能。
1.轉變學習評價模式
運用“MOODLE+微課”的技術環境(以下簡稱“平臺”)的自我評價功能,轉變學習評價模式,為學生提供學習數據分析支持不同于傳統課堂的學習評價,在以MOODLE平臺為學習的環境下,學生在完成網上作業后,提交就可以即時看到自己的成績,而且還可以從數形圖表中發現自己的哪方面的知識點不足,并加以課后復習。
2.轉變自我檢測方式
運用平臺的自主測試功能,轉變自我檢測方式,發展學生的運算及判斷能力
在MOODLE平臺上,利用測試功能,進行學生自我檢測。例如,在數學計算題的考查中,教師可以在MOODLE平臺上預先設置題目,題目形式可以多樣,如填空、選擇、判斷題均可實現發展學生的運算及判斷能力的培養。
3.自主網絡學習
在MOODLE平臺上設立學習空間, 發揮信息技術網絡特性,轉變傳統的授課模式,學生可以通過平臺上的學習空間,實現各種形式的互動式探究學習。比如可通過討論區或聊天室功能進行合作式學習、師生互動式學習、生生互動式學習,也可能進行分組討論和探究性學習。
(二)轉變教師教學方式
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幫助培養學生空間觀念、幾何直觀及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從教學理念的更新來看,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不僅需要學生更新學習觀,同時也需要更新教學觀。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過程, 其關注的焦點,由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轉向了素養, 其根本的意義就在于教學活動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輸—能力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升華的過程, 而變成了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同時,從核心素養的培養來看,利用3D、Flash等技術制作微課,進行輔助教學,十分有利于幫助學生對幾何立體概念的理解,從而有利于幫助培養學生空間觀念、幾何直觀能力,并通過對《統計圖表》教學培養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
1.3D數學微課設計
在3D微課設計中,教師利用3D動畫技術制作了《圓錐的體積計算3D演示微課》,并將微課放在MOODLE平臺上,作為課堂學習資源供學生課前或課中學習,這樣的音視頻自主學習改變了傳統的教師單一實體模型教學,讓學習方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時對知識學習來說,對應地增強了學生對立體幾何的空間觀念的理解。
2.Flash動畫統計圖制作微課
Flash動畫統計圖制作微課,轉變教師傳統的單一依托教材傳授知識,培養學生數據分析意識。對于數據分析意識的培養,在小學數學階段還只能是模糊和初步的建立。教師利用平臺進行網絡教學中,進行轉變的不僅有備課方式的根本轉變、課堂組織方式的轉變、呈現教學內容的方式的轉變、評價方式的轉變外,還得具備豐富Flash動畫微課制作技術。
(三)構建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在“MOODLE+微課”環境下,教師通過構建適合自己本科本節課堂的各種教學模式,營造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如通過創設更生動、直觀的信息源,實行生動直觀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開展主題研究活動,創建環境,實現主題式課堂教學模式;以及通過任務構建式的教學模式等等。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1.構建任務驅動式教學
在“MOODLE+微課”環境下,構建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模式是相對比較成熟的。其基本操作要點是:一制作微課。在設計微課時,要注意以問題意識為目標,讓學生通過學習微課能觸發其學習思維,引導其自主解決問題。二是設計任務。同樣,設計任務也是以問題或者多以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為導向。三是構建課堂學習模式。對于平臺的微課,不僅可以讓學生課前學習,也可以讓他們課中學習,甚至還可以課后復習;這就是利用網絡學習平臺的優勢。學生利用平臺進行任務驅動式學習,不僅讓學生從傳統枯燥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更主要的是調查發現學習的問題意識和推理能力提高了。
2.學生作品的提交和評價功能
作為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即評價功能,其優越性在平臺中可以充分地展現出來。一是學生實現交流共享更加充分。因為是在網絡上,每一份作品對每個人都可以是公開的,每位學生(參與者)都可以互相評價。二是通過作品對比,發現不同,從而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張義兵.美國的“21世紀技能”內涵解讀——兼析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2,(5).
[2]裴新寧,劉新陽.為21世紀重建教育——歐盟“核心素養”框架的確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李曉東.理解學科核心素養的三個關鍵[J].今日教育,2016,(03):15-17.
[4]梁礫文,王雪梅.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模式[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7,(02):61-67.
[5]徐正濤.基于MOODLE的中小學微課建設模式設計和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14.
[6]邵朝友,周文葉,崔允漷.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標準研制:國際經驗與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08):14-22,30.
[7]曹培英.從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科育人價值看數學基本思想[J].課程·教材·教法,2015,35(09):40-43,48.
責任編輯 吳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