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詩琪 許靜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原則是小學語文教學規律的具體反映,是小學語文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小學語文教學原則主要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習得與學得相輔相成、聽說讀寫協調發展、語言訓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以及積累與運用相結合、激發體驗與對話、課內資源與課外資源相結合原則。小學教師應牢固掌握小學教學七條原則的基本內涵及其運用要求,運用相關原則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并根據此評價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原則;語文教學活動
一、小學語文教學原則定義
小學語文教學原則是人們從語文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對小學語文教學規律的理論認識,是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準則,也是處理小學語文教學中各種矛盾的主要依據。小學語文教師應掌握并運用這些原則,使語文教學更具科學性。小學語文教學原則的確定與教學方法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關系著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無論是小學語文的教學原則還是方法都必須符合數育教學原則與規律。小學語文教學原則主要有工具與人文性相統一、習得與學得相輔相成、聽說讀寫協調發展、語言訓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以及積累與運用相結合、激發體驗與對話、課內資源與課外資源相結合原則。小學教師應牢固掌握小學教學七條原則的基本內涵及其運用要求,運用相關原則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并根據此評價課堂教學。
二、小學語文七大教學原則
1.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原則
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也是語文教學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工具性”指教師運用語言手段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人文性”指教師以自己的人文情懷,并根據語文教材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語文課程要教給孩子們的不僅是漢語拼音、識字、寫字和句段篇章的基礎知識,漢語延用至今,其中蘊含的人文內涵豐富和熱愛祖國的人文情懷深沉,小學教師應該從小引導、傳授給學生們。小學處于人生的重要階段,小學老師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熏陶與感染。
2.習得與學得相輔相成原則
“習得”指的是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對語言進行的學習,包括無意間在母語環境中聽別人談話、新媒體傳播的歌曲或者電視劇吸收到的。“學得”是指學習者有意識地學習語言知識、掌握語言規則的過程,是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學到有關語言的知識與能力。人是環境中的人,在語言環境中自然會耳濡目染地接觸到來自不同人物、角色、方式的語言,在無意間學習、運用了語言。我們常說的語感有一部分就是這樣逐漸形成的,但是民間的語言會有不規范的成分存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系統地學得來規范語言了。在學校學習具體的語言文化知識,更有體系并且知識被結構化,再結合日常生活交際里的習得,在課堂教學里既有教師傳授的有意識的學得又有學生在生活中無意識的習得,兩者相輔相成,能在語文學習上迸發出巨大的火花。
3.聽說讀寫協調發展原則
聽說讀寫是四種不同的語文能力。聽是口頭語言的理解,說是口頭語言的,是書語言的理、寫是書面語言的表達。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樣,聽說讀寫協調發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提升語文能力,全面協調地發展、提高學生在語文上各個方面的能力和素養。
4.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原則
語言訓練是指對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能力的訓練,思維訓練是指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思維活動是語言活動的心理前提,同時,思維還是言語的心理結果。思維活躍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的智力高低水平,人是發展發展中的人,人的思維是可以通過訓練不斷提升的。在語文學習中,應有意識地將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結合起來,有助于二者相互促進,也有利于孩子的思維發展以及智力水平的提高。
5.積累與運用相結合原則
“積累”的意思是“(事物)逐漸聚集”。“語言積累”指為提高語文素養而進行的積累,主要是知識、經驗方面的積累。“積”,側重在聚攏;“累”,側重在疊加。語言積累就是字、詞、句、篇,聽、讀、說、寫等顯性語文要素與語感、情意、思維、品性等隱性語文要素的不斷聚攏和疊加。語言運用就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根據語言的特性對語言的具體運用。積累的目的是為了運用,運用的前提和基礎是平日里的積累與總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年版)》高度重視積累,單就指向積累語言的就有8處。其基本理念要求:“應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第一學段閱讀要求:“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名言警句”。第二學段閱讀要求:“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可見積累與運用原則的重要性。
6.激發體驗與對話的原則
體驗是構成個人生命的基石,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對話激發學生對課文中情景的體驗與感悟,通過加強朗讀、誦讀,強化學生對言語作品的體驗,創設情境,激發想象體驗,并且抓住課堂上的契機,展開對話交流激發學生獨特的體驗。
7.課內資源與課外資源相結合原則
在多媒體的新時代,教師不應局限于傳統的教學,而是充分利用好課內的教材以及課外豐富的資源,打破在課堂上教授學業的局限。比如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們資源、音樂、戲曲、影音等都能幫助形象思維的孩子們拓展眼界,幫助他們理解課文中出現的意象,徜徉在課文中出現的情景海洋里。但是要注意課內外緊密的聯系,不能過于脫離文本。
參考文獻
[1]徐林祥,李明高,張凡成,胡海舟.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