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樂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構建學講課堂已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是單純地對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更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他們在課堂上學到了什么,這樣的課堂模式目前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在實際教學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講課堂;有效途徑
隨著學講課堂的不斷開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逐漸獲得了全新的學習體驗,不再是上課時一味聽老師講,而是有了更多學習的自主性。這種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做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一、樹立四個理念,回歸教育規律
在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直是處于主導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而在學講課堂中,教師就要逐漸從臺前轉到“幕后”,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輔導者,給學生更多自己思考的機會,使學生由配角轉變為主角,讓他們自己去充分探究,自己思考答案,教師再予以輔導,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樹立四個理念就是指:(1)教師要注重挖掘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潛能;(2)讓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給他們自主感知的機會;(3)要樹立公平的理念,給不同思維發展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和學習時間;(4)要樹立民主教學的觀念,尊重理解學生,發展師生關系。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六年級的《山古中的謎底》一文時,學生看到這個題目就會被吸引住,以往教師可能會直接給學生說出課文大意及作者寫作目的,但在學講課堂下,教師應該給學生自主權,讓他們自己探索山谷中到底有什么,可以讓他們試著劃分課文段落以及段落大意,理解課文主題等。通過自主學習讓他們感知課文內容和其中的主題。如果有些學生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就可以在旁邊給予指導,而不是直接說出答案。
二、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中國的傳統教育方式也得到了不斷的改變,在學習過程中,不再是以教師為主,而是將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這些都推動了課堂改革的發展。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講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學進去,講出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質疑學習,把所學內容講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要不斷努力使我校的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能得到改變,提高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的深度融合,實現教學質量的突破。
在學習課文、理解課文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創設一些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所有問題的答案。例如,在學完《匆匆》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你每天是怎樣度過的?你自己覺得你的生活過得充實嗎?學生通過反思自己的生活,聯系課文,都會有所感悟。通過課文學習與實際生活聯系,學生會感受到時間的寶貴,進而學會珍惜時間。而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讀到最后一句話:“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比較隱晦,就需要學生認真思考。教師可以為學生先提供一些問題指引,例如,小女孩曾經幸福嗎?她跟著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里的幸福指的是什么?文中所有幸福的含義是一樣的嗎?通過問題的層層遞進,學生會逐漸理解課文含義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總之,教師要轉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實行啟發式的教學,可以在課堂上多設計一些問題,創設一些問題情境,提問時做到心中有學生,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思維規律,只有這樣,語文課堂才會充滿生機活力,才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改變教學行為,教師人人達標
學講課堂,更多地關注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它為構建高效課堂提供了保障,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課堂上自己思考,活躍思維。同時,學生對學習投入更多的熱情也會讓教師更加有教學熱情。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再是單純的師長關系,他們也可以是平等的朋友,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平等地進行交流,這也是高效課堂的前提之一。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對學生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而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還在起步階段,需要教師更多的正確指導,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習進度和每位學生不同的發展特點為他們制訂獨特的學習計劃,一點點地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都能積極地發言,真正把自己當成學習的主人,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自主學習的氛圍,真正實現學講課堂。學講課堂不僅是高效課堂的前提,也是高效課堂的基礎。在探索實踐中,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嘗試著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與自己成為朋友,能相互交流想法,吸收一些學生提供的有創意的小點子,并把它們運用到課堂教學的實踐中,總之,構建學講課堂、高效課堂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
在我看來,構建學講課堂需要每一位教師共同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對學習有興趣、有信心,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只有他們自己想去主動獲取、探索知識了,學習積極性才會有所提高,課堂效率也才會相應地提高。教育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教師的責任重大,構建高效課堂也是一件需要逐漸推進的事,只有真正落實好學講課堂,才能逐漸讓課堂高效起來。希望在現代教學背景下,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高效課堂、學講課堂的主人,都能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馬冬梅.學講計劃如何構建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J].東方教育,2014(67).
[2]宋梅.關于如何構建有效學講課堂的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