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芳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學生閱讀的方法,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還要培養他們的閱讀素養,為其日后學習、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成為現階段擺在小學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之一。對如何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高效進行了重點探究,希望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高效
一、在課內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重視課堂教學這一陣地,通過采取科學的策略,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其自主閱讀能力。教師只有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使他們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才能使他們在閱讀中更具主觀能動性,是轉變其被動閱讀的重要方式。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在瑯瑯讀書聲中,與文本、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是豐富學生閱讀情感、培養其閱讀興趣的重要方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先示范朗讀,再引導學生“有樣學樣”朗讀的方式來進行。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爬天都峰》一課時,我一人分飾“三個角色”,并順帶加上旁白。如在扮演“爸爸”時,力求通過語言、肢體等動作體現出爸爸對“我”的諄諄教導;在扮演“爺爺”時,體現老人的老態龍鐘之感和不服老的精神……這樣朗讀下來,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朗讀結束之后,學生不僅紛紛向我豎起了大拇指,還表現出了極大的閱讀興趣。此時,我便將學生分為了幾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分角色朗讀。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還設置了相應的小組激勵機制:配合最默契、朗讀感情最充沛的小組將會獲得相應的獎勵。這樣的閱讀教學設計,充分激發了他們的閱讀熱情,他們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始了角色分配、聲情并茂地進行朗讀訓練等。在課堂展示環節,各個小組的表現都很搶眼,不僅很好地體現了作品的感情,還加強了生與生之間的互動,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強調閱讀實踐活動,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俗話說:“得法與課上,得益于課下。”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還要積極開辟第二閱讀課堂,通過豐富的閱讀實踐活動,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效結合起來,在夯實學生閱讀根基的基礎上,不斷開拓他們的眼界,培養其人文素養。
例如,我在閱讀教學中,從學生的閱讀興趣出發,組織了閱讀沙龍、閱讀角、閱讀廣播等活動。在組織這些活動時,我讓學生參與其中,讓他們進行活動主題設計、活動方案設計、活動策劃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這些活動真正成為“從學生興趣出發,為學生發展服務”的有益活動。在此過程中,我會對各項實踐活動進行引導和啟發,以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例如,在母親節這天的閱讀廣播活動中,我會讓學生提前搜集一些關于母親節的小品文,讓他們在母親節的當天,念出他們對母親、對母愛的感悟。為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我會將他們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材料搜集、閱讀能力PK等,最后評選出優秀的閱讀小能手,通過校園廣播的形式來廣而告之,起到熏陶學生心靈、陶冶他們情操的作用,充分發揮語文的育人功能。
三、營造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年齡較小,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易受周邊環境影響等特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于小學生而言,同樣適用。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重視營造愉悅、輕松、活潑、民主的閱讀氛圍,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豐富的表情、藝術性的語言、得體的動作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例如,在教授二年級語文下冊《丑小鴨》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是這樣設計閱讀教學內容的:太陽暖烘烘的。說完這句,我做出了脫衣服、擦汗的動作……學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看到他們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被我吸引之后,我接著講道:“鴨媽媽臥在草推里,等她的孩子出生。”在念到這句話時,我故意停頓了下,并且表現出一副苦惱的樣子,觀察學生的表現。此時,一名學生舉起了手,我便讓他站起來,他說:“老師,您看這樣表現鴨寶寶出生好不好?”這名學生邊說著,邊指著自己的肚子,做出來一個鼓起來的手勢。這樣的動作化呈現,引起了滿堂掌聲。在后面的課堂教學中,我會偶爾停頓,裝作不會的樣子,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讓閱讀課堂更具活力,還培養了學生樂于助人的品格,可謂是一舉多得。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應一成不變,教師應根據新課程理念要求結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來進行針對性教學,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閱讀素養,為實現高效閱讀教學目標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謝寶清.小學閱讀教學中的學法養成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3(19).
[2]許睿.小學閱讀教學中的錯位與異化[J].語文建設,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