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2010—2020期間的發展目標與要求: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現如今,幼兒園課程設置漸走向本土化和多元化。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在幼兒教育的師資培養方面發揮著主體作用,在實施幼兒教育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幼兒體育教育是智、德、美全面教育的主要推動力。設置適合體育特色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尤為重要,健美操屬于“快樂體育”的范疇,改革并推廣健美操課程,可以培養高質量、具有體育特色的優秀幼兒教師。
關鍵詞:學前教育;健美操;課程推廣
1健美操課程價值作用
健美操運動由大眾健身、娛樂開始興起,并逐步引入表演和競賽,可分為競技健美操、健身健美操、表演健美操。健身健美操主要目的是“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競技健美操主要目的是“競賽、取勝”;表演健美操主要目的是“觀賞、藝術美”。健美操作為一項課程進入校園,作為正規的教學內容,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獲得健康美;磨煉學生意志品質,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可以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通過“快樂體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運動的習慣。
2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健美操課程價值作用
現如今幼兒園的課程多元化,0~6歲是小孩身體成長最快的時期,幼兒園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基本生活和運動能力,因此幼兒園的體育課程尤為重要。小班的幼兒需要適應集體生活,體育課程也就是簡單的戶外活動。中班和大班是孩子肢體動作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的骨骼、肌肉、小腦發展迅速,這個階段應該給予孩子系統化的體育游戲訓練。幼兒個體有差異,需要老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啟蒙教學。健美操包含了眾多操舞類項目,屬于快樂體育的范疇,它作為一項體育藝術運動,可以結合趣味身體游戲,為幼兒教師的教學提供大量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幼兒的身體肢體發展。
3學前教育專業健美操課程開展現狀
3.1課程設置
走訪調查江蘇省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各高校在課程設置及開展方面存在很大偏差,多數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重點在公共必修理論課上,開設的藝術類課程大多數為:幼兒舞蹈創編與技法、幼兒美術、書法、幼兒體操、幼兒舞蹈、幼兒體適能、幼兒體育游戲、健美操、形體訓練、氣排球、即興伴奏、手工藝品制作等。其中開設健美操課程的高校,授課內容大多數為第三套大眾健美操等級規定套路,教師并不重視學生如何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僅使得學生身體素質得到了一定的鍛煉,而健美操學科本專業的特色沒有凸顯出來。在課時的設置上,一般為32課時。
3.2支持和保障條件不足
目前,大多數開設健美操課程的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對體育教學中所撥放的資金有限,在健美操教學中,有一部分高校在室外進行授課;大多數院校在形體操房教室進行授課,但由于資金有限或者領導不重視更新設備,所用設備非常落后,嚴重影響授課的質量。另外,學校對于體育類教師的培訓學習和鼓勵學生參加健美操比賽的支持力度不夠,健美操所帶來的獨特的校園文化也就難以呈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健美操的發展。
3.3師資方面
當前開設健美操課程的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專業體育院校健美操專項畢業的健美操教師所占比例不大,缺乏健美操專業的體育教師。另外,多數高校健美操教師年齡偏大,缺乏現代的健美操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這也嚴重影響了授課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4學前教育專業健美操課程推廣對策
4.1合理設置課程
3~6歲幼兒在校園的學習方式主以游戲和體育為主,即幼兒基本運動能力的培養。生活常識的獲得也是以游戲互動的形式進行。將健美操和幼兒體育游戲作為幼兒教師必修技能,在健美操課程的開展中,教師和學生要充分運用好健美操這門課程,不再一味地將大眾健身操等級套路作為授課內容,而是將健美操課程的特色最大限度發揮出來,盡可能多地去學習健美操項目,如街舞、踏板操、健身球操、瑜伽操等,可以運用健身健美操和表演健美操融合教學,穿插兒童趣味游戲,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和表現能力,不僅可以促進幼兒在敏感發育期的基本運動技能的增長,更能培養“一專多能”的幼兒教師,緩解“重理輕體”型教師的空缺。
4.2完善開展健美操課程的保障條件
設施方面,適宜的教學場地和基礎教學設施配套齊全,更新多媒體設備,給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緊跟當下流行操舞元素,大力鼓勵學生參加健美操比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素養,為以后的上崗打下堅實的基礎。
4.3提升師資專業化,增大師資儲備量
高校應從專業體育院校招聘大量優秀健美操教師,尤其是“一專多能”的教師,提升體育教師的整體師資隊伍水平。緊跟規則潮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有關于體育藝術課程的培訓。
5結語
針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合理設置健美操課程,緊跟當下潮流操舞元素,不斷更新、改進并提高,充分利用好健美操這門課程,提高學前體育教育師資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一專多能”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呂微.江蘇省學前教育專業健美操選項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對策分析[D].蘇州大學,2017.
[2]張保金.微課在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7,37(03):108-113.
[3]李成均.滇西科技師范學院開設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方向可行性及課程設置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宋藝璇(1993—),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山東省淄博市,北京體育大學,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無;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