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峰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為此,本文對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方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為相關理論工作者和實踐者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充分挖掘優秀文化資源、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結合當今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和學生的道德文化,堅持批判與繼承的統一,汲取精華,構建傳統文化。要進行科學化的頂層設計,豐富的文化實踐,創建可操作的規范路徑。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他們工作和生活的資本。中國傳統文化蘊涵著豐富的內容。中國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滲透,可以使學生更豐富的知識和更正確的思想,使學生養成堅韌不拔的工作品質。因此,它具有積極的意義,在世界觀和價值觀方面,學生在經過大量的熏陶后,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有效地防止學生思想上的偏差。可見,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加入傳統文化教學是十分必要的。他是形成學生自我約束能力的一種手段,儒家思想對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實踐能力具有指導意義。在培養價值觀的過程中,傳統的學生思想文化教育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是培養中國人才的終極目標。總之,傳統文化不僅是簡單的具有鼓勵意義的詩句,而且包含了許多古代人的生活實踐、教育實踐甚至戰爭實踐,它在現代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2傳統文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動態化
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內容單調乏味,也是學生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后,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種形式的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只有當學生感興趣時,他們才能主動探索,主動實踐,從而完成自己的職業生涯。同時,傳統文化的滲透使政治理論更加生動,有利于傳統文化的推廣,同時學習政治的歷史,永遠不要忘記歷史是一種對學生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了解學生,運用現代教學設備,使教學氣氛更加活躍。在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了解傳統文化和歷史背景,讓學生真正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
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不斷提高,但由于學校自我約束能力差,教育功能薄弱,學生的思想意識、職業道德和專業人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為了適應企業的人才需求,應加強傳統文化的傳播。實踐證明,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生在某些工作的適應能力上要強于其他學生。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不僅停留在知識層面,因此提示高職院校及時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增加思政教育中的傳統文化教學,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4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來支撐和要求良好的校園基礎設施。校園文化環境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當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和大學精神具有重要意義。要凈化高職院校的文化環境,充分利用黨的工作班子和各種組織、網絡媒體和學校宣傳工具,促進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課。學生黨支部、團支部和學生會都動員起來,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拓展傳統文化教育的空間。邀請傳統文化專家或民俗學者講學,開展傳統文化和學術報告活動。高職院校校園內有許多宣傳窗口、校園報紙和廣播電臺。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工具,建立宣傳欄目,開展文化交流。當然,網絡信息社會,高職學生離不開網絡和手機。因此,移動終端,如網絡平臺和移動電話,都是很好的平臺和工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利用它們,選擇高職學生的形式,樂于欣賞和欣賞文化講座、歷史傳統和文化形象等在網絡平臺上,甚至可以通過網絡方式組織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課、歷史經典和文化精華的結合,從而激發高職學生感知積極性。通過傳統文化,增強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動力和潛力。
5結束語
總之,我國傳統文化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導意義。傳統文化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正確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是多樣化的,應該在教學中正確運用。當然,思想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去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以拓展思政教育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韓天恒.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學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3):41.
[2]褚彪.中國傳統文化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的創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03):125-126.
[3]韓麗娜.試論傳統文化對高職思政教學的指導意義[J].才智,2017(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