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自水
摘 要:數學教學知識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十分普遍,因此在基礎教育階段數學也是重要的學科內容,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正在積極思考的問題。本研究僅以小學六年級為例,分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希望本研究內容能夠為廣大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引言:
在學校教育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素養培養已經成為學科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基于小學生在抽象思維能力上的不足和數學學科知識的抽象性特點,我們有必要對提升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展開分析和研究。本文中筆者主要分析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構建高效課堂的方式和途徑。
二、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促成合作學習
合作探究是當前的小學教育活動中較為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實現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和合作競爭能力培養,結合生活化教學策略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是促進課堂合作學習實效性提升的途徑之一。小學高年級學生盡管在知識積累和思維發展水平上都有所提升,但是他們依然具有小學生的基本特征,開展互助性學習是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時,筆者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應用生活中常見的圓柱、圓錐以及球形、正方體等形狀進行多媒體展示,然后讓學生在其中選擇圓柱和圓錐,并通過小組形式探討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點。
三、合理利用教學契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缺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識,尤其是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識,這時候是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的良好契機。因此在學習扇形統計圖的知識過程中,我就選擇結合扇形統計圖知識讓學生課下對家庭的年度開銷進行統計分析,包括飲食、交通、住房、旅游等支出。學生在這樣的自主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深化統計學知識應用也能夠達成一定的情感教育目標,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父母的付出。
四、結合學生特點,開展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還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但是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方法的過程中也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深入了解學生的差異性,為分層教學做好鋪墊。但是教師在進行學生分層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授“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我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首先就應用復習法進行課堂導入,檢測學生的知識基礎,為下一步分層教學提供依據。計算:2/5×4、1/3×3/5、4-2/7、5/6+2/3、3/8÷1/4、5÷4/3;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6072÷6-23×30、15×[(173-89)÷4]。并提問:分數加減法、分數乘法、分數除法法則分別是什么?然后結合學生的計算結果和問題回答情況,我逐步掌握學生上一段知識學習的基本水平,為接下來的分層教學提供依據和參考。
五、構建科學恰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
問題情境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且運用問題情境還能夠實現對學生的引導,尤其是針對小學生來說,應用問題情境開展教學活動是激發他們學習積極性和引導他們合理學習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使用教學問題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但是教師在選擇應用問題的情境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合理選擇情境內容和情境應用時機,以此提升問題情境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讓學生能夠深切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例如,在講解“負數的認識”的相關知識時,我引導學生將自己當做原點,然后按照位置關系進行正負數區分,經過練習后,學生對正負數的有了基本理解,然后我接著學生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進行探索學習,如樓層到地面的垂直距離是7米,地下室到地面的垂直距離是5米,那么以地面的水平線為基準,如何表示樓層和地下室的高度、深度?在學生作答后,我結合數軸引導學生理解剛才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情境下,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并且探究能力得到培養,思維能力也有所提升,顯然數學學習效果得到優化。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上發揮著顯著作用,但是由于多種原因影響,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并不理想,高效課堂的構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嚴重影響了小學數學學科作用的發揮。這就要求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合理應用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基于此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展開分析和研究,盡管在觀點上存在局限性,僅供廣大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黃瑞琳.淺談提高小學六年級學生數學教學反思與解題能力[J].東西南北:教育,2017,22(15):118-119.
[2]牟倫琴.微探小學六年級教學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7(03):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