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忠勇
摘 要: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是教學目的之一。在教學中,要教育學生要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尋找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創設內、外部環境,運用不同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本文主要基于教學實際,淺述如何在語文的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關鍵詞:發散思維;動機;競爭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而目前,語文教學中強調“以讀為本”,并在實際教學中一部分教師一味強調讀與學,甚至讓一些無目的的讀占去了大量的時間,讀固然重要,然而,不加思考的讀,恰恰忽視了思維能力的培養。如何培養思維能力呢?我認為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用活動與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師普遍認為知識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順序,讓學生平穩地由已知向未知、由舊知向新知過渡。這樣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有它的合理性,但是這僅僅是教師單方面按教材和成人的思路設計的教學開端,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課應該以學生感興趣的語言問題入手,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讓學生具有濃厚的探索興趣,并且使之與系統語文知識的掌握相聯系,從而使由興趣而來的學習動機變成為穩定的、持久的探索動機。
二、課外延伸,培養思維能力的敏銳力
思維的敏銳力,指敏于覺察事物不尋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對問題的敏感度。教材僅為學生學習提供例子,教學中就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這樣才能發展思維,培養思維能力。《窮人》一課的教學,在學習完本文后要求續寫。于是我讓學生思考“西蒙的孩子來到桑娜家后怎么樣呢?”學生在思考幾分鐘后紛紛發言,一個孩子說:“西蒙的孩子來到桑娜家后,桑娜和她的丈夫就更辛苦了,桑娜每天要幫別人洗很多衣服,而他的丈夫每天打魚回來得更晚了。”另一個孩子說:“西蒙的孩子來到桑娜家后,他們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這時,一個孩子站起來說;“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桑娜一家生活本來就窮苦,現在還多了西蒙的兩個孩子,不可能生活幸福。這是我們的共同愿望。可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況決定了他們馬上得到幸福是不太可能的,那怎么結尾更好些?”這時,剛才發言的孩子站起來說:“那就這樣,桑娜一家生活更窮苦了,可是善良的桑娜,不管在怎樣的情況下都很好的照顧西蒙的孩子。后來,西蒙的孩子長大了,他們知道了真相,他們用行動來報答桑娜和漁夫,讓他們的生活好一些。”聽了孩子們的發言,我欣慰的笑了。不管孩子們給予《窮人》是悲劇還是喜劇的結局,他們的想象可都合理的。而桑娜與漁夫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可貴品質也給孩子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三、激發競爭意識,讓思維活躍起
激發競爭意識,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自我表現心理是教師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其創新思維的契機。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表現自我,讓他們在他人的正當競爭中發揮才干,如各種知識競賽、游戲、表演等等。如一年級學生在學習漢語拼音時,我采用“詞、句接力賽”的方法:教師出示一個音節,學生用四聲進行組詞或說句子,以小組為單元進行比賽,看誰接得又對又快,這樣,學生集中精神,充分發揮想象力,大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長期訓練,遣詞造句能力明顯提高。到了更高的年級,比如造句,就可以讓學生說得與眾不同……這樣,學生們在緊張激烈的氣氛中,迅速展開想象,惟恐自己的想法被他人先說了,自己往往想了這個還得有一個在腦子里。這種有利于語言和思維發展的競爭,讓學生得到了充分鍛煉。
四、通過辯論,培養思維的變通力
思維的變通力,是指不同分類或不同方式的思維,從某思想轉換到另一思想的能力,或是以一種不同的新方法去看一個問題。是指要能適應各種狀況,同時意味著不要以僵化的方式去看問題。充分論證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這樣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來的好奇心。
五、獨樹一幟,培養思維的獨創力
思維的獨創力,主要指思維反應的獨特性,即想出別人所想不出來的觀點,也可以說想的問題獨特新穎。《小猴子下山》這一課,當學生讀了小猴子下山掰了玉米向前走,發現了大西瓜,就丟了玉米去摘西瓜,后來看見小兔就丟了西瓜去追小兔,結果兔子沒追到就只好空著手回家時,我問學生:“你們說猴子怎么樣啊?”于是有小朋友說:“猴子做事不能一心一意,結果什么也辦不好。”可有一個小朋友卻說:“小猴子不知滿足,總想得到更好的。”兩種答案截然不同,誰對誰錯?如果按照教學參考書上的正確答案的話,第二個學生無疑是錯的,可我卻認為兩種答案都反映了學生智慧的火花,尤其是第二個學生換了個角度想問題,超出了一般的思維定勢,極具創新精神。由此而知,作為教師我們應留心學生那些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思想的火花,很好地保護他們的創造力,為他們的創造活動提供廣闊的心理翱翔的自由空間。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以達到誘導學生思維發散,培養發散思維能力的目的,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全面思考問題能力,應該讓學生注意克服已有的思維定勢,改變固有的思路與方法。激發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有這些都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關鍵。也是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