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珊
摘 要:數學素養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小學階段的學生相當于一片白紙,其可塑性是最強的,這一階段也是培養他們數學素養的重要時期。基于此,小學教師應該在數學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數學素養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內部基石。依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認知基礎,在教學實踐中,情境創設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這對學生學習數學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情境創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在小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家長及學生都非常重視數學學習。新課標下,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現今通過學習提高能力與素養的需求,這就需要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結合小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被轉移的狀況,情境創設法自然應用到數學課堂上來。那么,情境創設如何應用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創設具有懸疑性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
人類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是與生俱來的,但是這種心理需要不斷的刺激才能夠持續發展下去。同樣的,對一門課程的學習,也需要學生對這一科目充滿好奇和探究欲望,這也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創設具有懸疑性的情境,為教學留下懸念,吊足學生的胃口,使其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為其帶有目的性的學習創造可能。日常教學中,許多教師認為,小學階段的數學比較簡單,只要自己講述清楚,學生就能夠學會。因此,并不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只是在課堂上不厭其煩一遍遍重復知識點。但是,這種方式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特征,小學生對陳舊的方式比較厭煩,在機械重復的課堂教學中,他們肯定不會思維活躍地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走,逐漸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課堂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好奇,在好奇中探究,明顯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年、月、日”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日,也非常喜歡過生日,那么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日寫下來,并許下生日愿望。然后,提出問題“從今天算起,距離你們明年的生日還有幾天?”首先通過這個問題吸引學生,讓學生產生疑問,然后進行年月日的學習,最后讓學生計算出距離明年生日還有多少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了計算出結果,聽課時明顯比以往認真,有效提高了本節課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師生共同參與的情境,加強師生互動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形成的一個雙向活動。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并不僅僅取決于教師或學生的單方面,任何一方的斷點都會使這一活動無法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既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問題,也能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學生最了解學生,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時還可以采納學生的觀點,將他們的想法融入教學中,在過程中,學生發現自己的觀點被教師認可,會極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參與熱情,這樣的做法強化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認識時間”的教學中,為了增強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我以活動課堂的方式進行講解,將課桌向周圍擺放,空出中間的位置,鋪上紙張,畫出一個大大的鐘表。然后,三人一組分別充當鐘表的時針、分針、秒針,其他同學提出要求“鐘表請走一分鐘”“鐘表,現在是下午兩點三十分五十秒”,讓學生擺出自己充當角色的正確位置,在游戲中,我充當了最長的秒針,與學生共同完成任務。通過熱鬧的“我是指針”活動,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他們學習過程中的一分子,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三、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相聯系
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認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富有生活性的情境,選擇題材時,盡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并選擇豐富多樣的內容,讓學生喜歡接觸,愿意學習,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在生動有趣的生活場中實現教學目的。
例如講“圖形的運動”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教師可以讓學生拿一面鏡子,將紙張裁成不同的形狀,以一個點,或一個邊為中心,貼在鏡面上,觀察鏡子里邊的圖形,然后將現實中的紙張與鏡像的結合體畫下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對稱的概念。
又如在講“可能性”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五張卡片上寫下周末自己打算干什么,然后背面朝上,將順序打亂,讓學生自己抽取任意一張,抽取時,可能會抽到自己最想做的,也可能會抽到最不想做的,這就是可能性的含義。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創設法,將摸不到的知識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概念,實現高效率的課堂教學。
整體來看,情境教學法具有多樣的形式,這種教學方式是與時俱進的,并隨著時間的發展不斷更新,在當前小學課堂上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也是教學實踐中效果最為突出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索朗卓嘎.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探析[J].速讀(中旬),2017(10):109.
[2]馬志儒.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有效運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