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文
摘 要: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近些年現代教育理念得到廣泛推廣,體育教學越來越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對于體育教學的態度、方法等也突破了原有的傳統教育理念,有了一些新的探索。應該說,這正是教育走向多元化的必然結果。作者對于近些年的體育教學進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希望能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探索;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既有體育知識的學習,又有動作技能的形成,其顯著特點在于學生的身體直接參與活動。如何使學生達到高中體育課程標準的目標,發展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我認為高中階段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高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智力與動作技能的基礎。在這一階段,教師必須要注意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努力提高學生掌握動作的能力,才能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活躍課堂氛圍
實際上,相比較其他文化課,體育課由于是在室外進行,因此課堂氛圍比較活躍。但是這種活躍并不是學生積極地學習知識,踴躍地回答問題,更常見的情況是學生在一起低聲說話、聊天。客觀來說,這是體育課上經常出現的情況。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一是由于室外課程確實能使學生放松身心,另一方面與體育教師授課紀律不嚴,不能激發學生興趣有關系。體育課和其他課程一樣,除了要鍛煉身體外,還要有新知識的傳授。如果不能掌握訓練要領,只是大量運動,則是不能很好地達到訓練效果的。學生在下面竊竊私語,老師在上面枯燥地講解,這樣的課堂氛圍即使“活躍”,也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實際上,我們要實現的局面是老師在課堂上細心地講解,對每一個動作要領講解到位,學生在下面認真學習,對不明白的問題及時發問。要實現這樣的局面,一是需要授課教師嚴明紀律,像其他課程一樣,在老師講授新知識的時候不能在下面隨意說與課程無關的內容。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參與進來,在講解一個新動作后,可以讓學生嘗試,再讓大家對其做出的動作進行評價。這樣學生在實際做的過程中就會掌握要領,課堂氛圍也會真正活躍起來。
二、授課方式多樣化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如果老師想訓練學生的跑跳能力,就是單一地進行跑圈,跳高跳遠,再有趣一點的方式就是組織比賽,如進行賽跑等。除此以外,很少有老師使用其他方法進行教學。應該說,這與體育課的教學態度密切相關。在傳統觀點看來,在整個高中階段,體育課相比較其他課程,重要程度比較低,既然體育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強壯體魄,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教學目的已經達到了,有無多元化教學方式都無所謂。這樣就造成很長一段時間內,體育教學模式固定,缺少新鮮血液的局面。而隨著近些年國家的重要舉措出臺,如深入貫徹教學新理念及體育成績和考試成績掛鉤等措施,體育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化。首先,體現在教學內容上,傳統的體育教學除了基本的運動外主要以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為主,很多同學,尤其是女同學不喜歡這樣的運動,但也要強制參加,這樣就降低了她們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因此,現在課堂上多了很多其他內容,如健美操、啦啦操、健身球等,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可以把學生全部容納進來,讓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其次,體育課越來越多的和游戲結合在一起。玩是孩子的天性,學生處于青少年階段,喜歡玩,如果能把他們這種玩的心理和體育結合在一起,則一定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
體育課除了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選擇那些身體素質好的學生進行專門的體育鍛煉。很多學生正是在這一時期被老師選中,進行專業的體育鍛煉,以后就走上了體育的道路。傳統的對于專業體育學生的選擇主要在于長短跑、跳高、跳遠等基礎項目,老師根據學生身體素質、肌肉能力等進行選擇。但隨著體育教學全面化的發展,老師則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學生的特長選擇適合他們的運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這里應該注意的是,由于近些年國家為了突出體育的重要位置,把體育和學生的考試成績掛鉤,甚至對于體育專業強的學生可以降低其文化課成績,作為特長生升學等,這確實增強了學生體育鍛煉的力度,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們進行文化課學習的熱情,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識,只是單一地進行體育鍛煉在現代大量需要腦力勞動的社會是不可取的。
四、增加學生體育訓練的理論知識儲備
教師在開展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對于體育運動訓練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相關體育訓練的延伸內容,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相關的定向訓練的具體策略,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還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飲食方面的衛生情況,以及從健康的角度給學生講解平時的飲食。另外,野外生存、安全保障以及相關的應急措施內容都是相當有價值的。通過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價值,引導學生構建起生活與體育訓練之間的關系。
體育教學在不斷進步和革新,每一次進步都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模式,選擇更能讓學生身體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實際上,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不僅是活躍課堂氣氛、應用多種教學方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擁有一顆責任心,對學生負責,真正從心底關注他們的成長,這才是教育走向現代化的根本道路。
參考文獻
[1]張勇.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模式探索[J].成功(教育),2010.
[2]王超.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2.
[3]王益.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