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瑞娜
摘 要:作業是教師引導學生課后鞏固課堂知識的最佳手段,也是學生獨立進行知識積累與回顧的主要方式,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強、知識運用廣泛的學科,因此,其作業的設計對于教學至關重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基于此,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更要注重其作業的發展性。本文將從三方面詳細論述初中階段數學發展性作業設計的策略,以期和各位同仁共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發展性;作業設計
發展性作業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創造性,因此,發展性作業從內容而言形式多樣,源于教材卻不拘泥于教材,從內涵而言更加注重學生智慧與情感的培養,從課程目標而言更加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初中階段是學生各方面能力養成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善于設置發展性作業,使得學生寓學于樂,在趣味、思維、能力等各方面同時發展的過程中更好的完成數學作業。
一、趣味發展,巧妙結合課程特點設置趣味發展性作業
趣味是吸引學生探索的源頭,只有讓學生體會到作業中的趣味性,才能引導他們充滿熱情的積極、認真的完成作業。不可否認,數學學科本身就是一門有趣的學科,其中涉及的知識不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很多知識點往往充滿趣味。而作為初中教師,在作業設計環節的首要任務就是能夠結合課程特點探索合適的策略來設置趣味性作業,讓學生充分的感受數學知識的樂趣所在。例如在《全等三角形》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在作業設計的環節則可以巧妙的結合數學學科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特點,通過設計與生活相關的作業來引導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科知識的樂趣所在。
比如,教師在課堂上帶領學生認識了全等三角形之后,則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去尋找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并且說明這些全等三角形設計的意義,以及這些三角形圖案能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等等。學生在完成這一作業的過程中需要用心的觀察生活的環境,作業的完成不僅讓學生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更加意識到三角形的實用性,同時也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科知識用于實際生活的樂趣,從而讓作業真正的發揮其教學作用。趣味作業要符合兩點,一是作業的設計要結合課程特點,不能為趣味而趣味,應該重視知識的鞏固與訓練,二才是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日常的作業設計中,我們要注意這兩點。
二、思維發展,善于利用課程特點設置開放發展性作業
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改革以及教材的日益更新,當前的數學學科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大都越來越靈活,其考察內容也大都不再拘泥于課本知識,而更多的是涉及到發展性思維的考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以往的傳統性教育理念,以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在課后作業設計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善于利用課程特點設置開放發展性作業,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鞏固性發展。
例如在《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一課的教學時,在課程作業的設計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加靈活、且更加開放性的掌握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教師在課后則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從性質、圖形、定義、解題方式等不同方面去對比總結,在對比總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更加清楚明了的知道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區別與聯系,也可以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更加的靈活多變,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方式。當然,為了更好的配合這種總結性作業,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課堂掌握知識程度的不同巧妙的設計相應的實例,讓學生通過實例的完成更有針對性的發現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從而讓學生更加靈活的掌握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題過程。
三、能力發展,通過結合課程實際設置自主探究發展性作業
解題能力對于數學學科的教學而言至關重要,初中階段的教學已不同于小學階段的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而初中階段涉及的大多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則可以通過與生活實際及數學課程實際相結合,設置著力于讓學生自主探究的作業,培養其結題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反比例函數》一課的教學時,不可否認,反比例函數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比皆是,因此,教師則可以依據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后去自主探究生活中用到反比例函數的實例,并讓學生用數學語言將這些實例表達出來,然后仔細總結自己用反比例函數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通過這樣的自主探究性習題的完成,學生不僅用心去探索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數的問題,而且通過問題的解答學生也將更加透徹的理解反比例函數。當然,自主探究性作業的設計也要因材施教,并非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相同難度的題目,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對于知識的不同掌握程度,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題目,讓學生在完成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題目的過程中其解題能力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
四、結語
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發展性作業具有傳統性作業不可比擬且不可超越的優點,因此,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現有資源巧妙的結合課堂教學資源設置更加符合初中生特點的發展性作業,讓作業真正的發揮課堂與課后的橋梁作用。當然,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部分教師對于發展性作業理解不透徹,從而導致其作業的設計存在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摸索與改進。
參考文獻
[1]冉龍.初中數學發展性作業設計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7(10).
[2]溫懷力.初中數學發展性作業設計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7(41):19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