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蓮敏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調查法對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翻轉課堂”模式的現狀分析和研究,以優化中學英語教學效果為目的,探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應用方面的改革路徑,為創新傳統英語教學方法,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效果,融合“翻轉課堂”模式的實際應用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英語教學
“一帶一路”背景下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各個領域培養優秀的外語人才是助推其發展戰略成功實施的關鍵,因此國家大力加強外語能力建設的戰略為英語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鑒于此,《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倡創新課堂,培養創新人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青春動能。
1什么是翻轉課堂
所謂的翻轉課堂是以視頻教學為核心,包含與教學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練習”,“微反思”等支持性和擴展性資源,從而形成一個半結構化,情景化的資源動態生成與交互教學應用環境。師生身份互換,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體,從而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順序,并對課堂時間重新規劃,實現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
2翻轉課堂的應用價值
2.1建立學生自主探索能力
通過對第十一中學英語老師問卷調查發現,75%的教師認為新課堂形式教師創建教學視頻,學生課外觀看視頻講解,再回到課堂。學生課前主動預習,課上積極討論,課后及時復習,建立了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實現了高效的時間管理。74%的學生認為對學生來說,學習積極性更高,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提高了學習自主性,參與性更強,促進他們的學習。
為了更深入的調查研究,對學生也展開調查,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見表1,僅有6%的學生認為自足學習效果不明顯,74%學生認為自主學習可以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在翻轉課堂中得以發展提升。
2.2培養合作精神
通過調查發現,見表2,78%的人認為學生通過回到英語課堂中進行師生間,學生間面對面的分享,發現教師不再是主導者,而是隨時與學生交流互動的引導者,輔助者,翻轉課堂更加注重了交互。課堂交互包括教師與視頻教材的交互,教師與學生的交互,學生與學生的交互。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人認為翻轉增加了英語課堂互動性與合作性,培養了學生合作精神。
2.3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
調查表明見表2,翻轉課堂實現了68%學生個性化學習,針對每位學生能力和興趣的不同,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課堂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利用網上遠程教學自主學習,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用“一個版本”對所有對象進行授課的形式,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實現了英語的個性化學習。
2.4實現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翻轉課堂的英語教學中,多是網絡通訊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可視化教學,調查結果表明,見表2,大部分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提高了教學質量,實現了現代教學的合理應用,有利于英語學習的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3翻轉課堂應用中的不足
3.1無法實現實時課堂監督
通過調查該校學生對于英語網絡學習的使用程度,見表3,發現74%的學生都是用手機上網且平均兩周上網時間在0~3小時的占28%,其中學習時間比例22%,4~12小時的占34%,其中學習時間比例30%,13~20小時的占22%,其中學習時間比例18%,20小時以上的僅占16%,其中學習時間比例30%,翻轉課堂因為沒有專門的監督體制,可能對于個別自制力不強的同學,老師因不能及時監督和輔導,這可能會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調查結果表明英語網絡學習不易規范,應加強監督。
3.2無法實現實時課堂管理
翻轉課堂中課堂紀律是很大的問題,首先無法避免有些課堂中不參與學習的學生,再者很難跟蹤每個學生的上課狀況。所以這就加大了老師實時課堂管理的難度。
4對翻轉課堂的總結和建議
總結:翻轉課堂在英語教學中建立了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實現了高效的時間管理,其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發揮積極性,以書本內容為基礎結合微視頻和小組討論結果拓寬學生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但是翻轉課堂也給學校和家庭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學校需要完善相關的硬件設施;家庭則需在硬件設施完備的情況下做好監督工作。
建議:通過調查研究結果分析總結,筆者認為英語教學中為更好的實施“翻轉課堂”。首先要制定課時評價機制,每節課后讓學生實時評價并及時反饋給老師;然后提高每位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及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所以我們要用宏觀的態度看待翻轉課堂,同時趨利避害的發揚翻轉課堂的優點,有選擇性的將其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陶麗,李子建.中小學教師運用新媒體的研究:師生互動的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6,(02):102-107.
[2]陜娟娟.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研究及教學管理平臺的設計[D].北京農學院,2015.
[3]宿哲騫.分析網絡教學中慕課、微課與翻轉課堂的實質及應用[J].亞太教育,2015,(29):91.
[4]盧雪艷.翻轉課堂及實踐案例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